2017年转眼已经过去,经历过了上半年的紧张和调整,下半年终于进入了一个有序而稳定的节奏中。
回想这一年的工作,不禁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个关于修理工犯错的故事,其中的一些内容给了我一些启发和反省。
一个叫李愚的汽车修理工,在美国新泽西一家修理厂工作,一天在修车时把机油错加在了变速箱里面,幸好及时发现没有酿成事故。企业的管理部门首先问责车间:发现工作量增加了30%,而他所在的岗位人手并没有增加。然后问责人力资源部门:李愚的孩子刚上学,上幼儿园不适应,整夜哭闹,影响到李愚休息。再之后问责培训部门:发动机机油加注口和变速箱油加注口的位置很近,而且非常相似很容易混淆,培训部门没有对他进行相应的培训。最后问责汽车制造厂和销售商:发现两种加注口的外观、形状相似,容易混淆,他们向厂家发函:建议改变这两个加注口的形状和位置,尽可能减少修理技师的误识。
通过这个故事,思考如下:
一、对比我们工作中对待员工错误的处理方式,往往是批评教育+处罚的手段。缺乏从深层次去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和问题,无法让员工真正从心底对工作、对公司产生认同和感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员的不稳定。在对员工的工作中,还是需要从了解和帮助员工解决真正迫切的需求和问题,让员工不仅仅从物质层面有满足,更从精神层面产生对工作的满足和依赖感,才能更好的留住员工、培养员工。
二、对待产品,重视客户使用体验。故事中两种加注口的形状一样,这种问题可以说是并不大的问题,但对此的重视正式体现了对产品使用体验的重视。反观我们的工作中,有没有及时将客户反馈的一些小意见进行及时的改进?在对于生产更有利还是对于客户使用更有利方面,我们的选择更倾向于哪一方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产品改进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