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资管委     作者马陶明     日期2018-07-18     点击量958

  2018年已过一半,回首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有很多感悟,借此机会,以此作为对自己以往工作的反省。

  一、“责任感、韧性”。“责任感和韧性”是从事清欠工作的思想基础,有了责任感,才会从公司利益角度全方位的思考研究问题,把公司利益大小放在工作难易之前;有了韧性,才会在推进工作遇到困难时,毫不松懈,想尽办法,始终保持热情,不达目的誓不休。

  二、诉讼法律武器的权衡。诉讼作为我们清收工作的主要武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始终是个难题。诉讼可以锁定法律事实,锁定资产以便最后通过法律程序实现债权,也可以通过诉讼配合谈判,达到目的。但由于目前经济形势特别是金融形势的萎靡,很多情况下,一诉讼往往导致债务人直接崩盘,走上对抗道路,同时断了债务人通过其他途径**履行债务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以诉代压”的功能越来越小,一诉讼就法律程序走到底的概率越来越大。那么唯有扎根于现场,充分了解,对整个现状及趋势做出合理判断,是要不要诉讼、何时诉讼、怎么诉讼的前提条件。

  三、资产的选择。我们办理清欠案件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把控尽可能多的资产,如果只能把控部分资产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我觉得,资产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俩个方面,一个是可以兜底对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是物化价值可能一般但对债务人意义重大甚至是致命的,当然俩者具备就不需要纠结了。如果恶化趋势比较明显,我会选择前者;如果债务人仍有腾挪空间而且生存欲望很强烈的,我选择后者,并伺机逐步释放资产压缩本金减少风险。

  四、沟通氛围的把握。跟企业的沟通好坏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办理,在沟通过程中,始终营造一种利剑悬头又同舟共济的气氛,让债务人觉得呼吸困难又不至于窒息,迫使其做出动作来换取生存空间。特别是提要求或拒绝要求时,必须温柔有理而坚决,不能因为我们是债权人而简单粗暴盛气凌人,也不能因为需要对方偿还而唯唯诺诺软弱无力。

  以上几点即是我对最近工作的感悟,也是我在以往工作中做的不很到位的地方,以此提醒鞭策自己,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