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化建业质量年,文件精神早已渗透在公司的角角落落,深入人心。于我,内心这根弦时刻处于紧绷状态,即便是每天事无巨细的在抓,沉甸甸的担子从未减轻,但时今的自己内心少了些焦虑、担忧,更多的是体味着过程奋力奔跑的状态,尽管有汗水、泪水、痛苦、挣扎,五味杂陈,但很享受这种真实、充盈于心底的感受。时遇反省日,袒露内心,择取二三,来自省,求指正:
反省一:关于坚持
搞质管的心累,累在外部市场检验滞后,每日工作没有指标能让你看的到结果,依靠的是过程管控,但过程又往往非一朝一夕即能凑效,需要持久,又遇到我们现在的质量检测几乎依赖于人,如何能让团队每位员工、每一天、每一个班、每一个动作都能一如既往做到位,需要团队具备持续执行的能力。拿部门已经坚持做了两年多的基础工作检查来说,只要车间有生产线,每个早班、每个中班管理人员都会对车间基础检测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抽查、通报、进行绩效考核,时止今日,已然成为习惯,但最初推动、运行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做着做着就变了样子,再重新抓,再反弹,再调整再抓,现在回想起来,感恩自己当初的坚持,与其为看不到的结果焦虑,不如沉下心来,抓住实在可控的过程来的有效。
反省二:关于工作方法
曾经一渡陷入“检查员”角色,被部门琐碎事情包围,自己疲惫不堪,但效果甚微。意识到问题出在部门管理层执行力上,再三斟酌后启动部门执行力考核:从最初部门每日下达指令,每日跟催进度,完成率时好时坏,到18年连续半年时间,部门周下达指令,过程更新,每周阶段性闭环,完成率100%。今年新增设的自动打包抽检岗位亦如此,由于推行不久没有明确的责任挂靠,靠质检员责任心在干,状态不受控,部门先后制定了不同班次、同岗位抽检员发现问题周排名考核,与月度奖金挂钩进行奖罚,试运行一段时间,由于力度弱,效果因人而异,未达到预期。后制定外部漏检、内部漏检处罚规定,加大力度,过程人员安排上也进行重整,更是抓典型让制度落地,将抽检员的岗位责任做实。再如早夜班交接班跟进监控的推动……诸如此类,越发深刻意识到:干工作要讲究方法,自己带头,带着大家一起干,磨练中成长,沉淀、提高!
反省三:关于带人
质管部是一支年轻的团队,虽说缺少了些职场的成熟、圆润,但不乏干劲十足,努力向上者。原成品主管刘江林,部门执行力考核始终完成率100%,18年将其调动到型材现场组任车间主管,新的领域、全新的团队,历经着种种,打磨着,前行着;型材现场组主任助理李英对待型材质量立场坚定,做事原则性强,一直在坚守着,践行着对质量的敬畏;再如秦梦作为新任成品主管、大学生史旭作为管道储备力量,无一不向好。
作为部门要营造氛围、创造条件,雕琢打磨、修炼内功,使力争向上者实现突破、斩获成长!
以上反省,记于心,践于行;不惧苦、不惧痛,一路爬坡,保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