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反省如下:
一、复制思维严重,创新不足
2023年1月我经历了在公司十余年来最大的工作岗位调整,从纯粹的法律岗转向业务综合岗,主要协助领导对资管公司政府类业务进行审批管理。我从起初的生疏到现在有点“手感”,从对政府财政运行的不懂到知晓点皮毛,深感两点不足:一是知识储备的不足(什么EOD、EPC,都是现场请教昆总)、二是习惯性复制已有思维,围绕资管业务创新的能力不足。以往工作我只管“刹车”,不管“方向”、“油门”,经过这半年的业务审批沟通,我强烈感受到在金融12年合规、清收工作经验,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是对风险有敏感度,劣势是被以往工作思维束缚,喜欢照搬照抄模式。但资管公司业务并非业务的复制,领导们对资管公司有创新的期许,希望资管公司实现真正的产融结合,因此需要我在业务沟通中,根据业务的客观情况,围绕产融结合做些出灵活的调整。
之前我99%接触的都是民营企业,对政府城投业务逻辑一知半解然。在领导的指导下,再加上和郑州同事们的跑动中,开始慢慢理解政府业务与民营企业业务有很大不同,举个例子——民营企业长时间拖欠员工工资时,企业必定已暴雷,但政府拖欠公务员工资,即使拖欠了半年之久,政府城投不见得就还不上外围债务。只要政府有项目支撑,拿得到专项债、贷的出项目贷,未来针对项目的现金流还是有保障的。城投公司高管有个有趣的说法,钱来了,得有桶(项目)接,靠手是接不了多少的。
二、适应新的时代变化
今年CHAT-GPT给我带来颠覆性的认知,未来人工智能肯定是某些职业的大杀器,但与此同时,围绕人工智能的新的工作机会也会涌现出来,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越做越大,整个产业链上的工作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在新旧职业更替过程中,一个人能否快速学习掌握新技能,就成了他能否适应新环境的关键。就好比写字楼催生出咖啡店,学校催生出文具店。希望自己未来有适应变化和更替的能力,拥抱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技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