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儿吃饭习惯很不好,吃饭慢、吃得少、挑食,不光剩饭,还掉一桌子饭粒,人长得精瘦。我就吓唬她,再不好好吃,就去折竹梢子打她。女儿笑着问我,竹梢子是啥?我给她解释了一番,她又笑着说快去折竹梢子回来给她玩。
竹梢子在我小的时候,那是看一眼都能抖三抖的东西。父亲折回竹梢子,捋掉竹叶,留下五六根细竹枝,把它放在柜橱上。我们姐弟三人,要是浪费粮食、拿筷子敲桌敲碗,或者该干的家务没干、惹恼了爷爷奶奶等,父亲就会拿竹梢子打我们。虽然真正打下来的很少很少,但每个只要被竹梢子打过的小孩,都会记这东西一辈子。父亲用竹梢子教会我们珍惜粮食、孝敬长辈、勤俭持家等基本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又刻进了我们的生命,每每看到浪费、无尊不孝等行为,都会在脑子里浮现出那枝竹梢子。长大后,知道父亲是用最纯朴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在教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边界,破了边界是要被“竹梢子”打的。
心理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边界感,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主要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当然对工作、生活也非常重要。清晰自己的空间、能力、角色,坚持自己的底线、控制自己的欲望、明确自己的目标,都是打造自身边界所必需的。
愿心中的竹梢子长存,愿经历风雨日晒走过千山万水后回头还能看到自己出发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