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     作者裘宏英     日期2024-12-23     点击量466

一、高明的降本增效

我们做降本增效的时候,总希望每个人好像甚至于像不要钱拼命干活一样。降本增效我们一般人见到这四个字,第一件事脑袋想的是砍掉一块茶。但著名成本管理专家的书看完之后,你会知道一个逻辑,有可能需要加上一块茶,然后总的成本下来。这对于我们打开财务管理这样一个脑洞是非常有帮助的,真正高明的风控,会从小规模的失败成本当中习得那些预防重大风险的技能。其实经常出点小问题,是挺好的一件事儿,因为你可以在出现小问题时不断地审视和修整,获得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比如外部稽查、财务内部稽查、内控稽查等等,都是审视和精进我们自己的财务管理过程的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和有效手段。但对于稽查出来的问题我们可一分为二地来整改,无需对披露的问题产生敏感,有些涉及到根基和原则的问题必须马上整改,但对于一些不会影响原则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其潜伏并作为学习或交作业材料。

二、焦虑的认知

我们的财务人员普遍存在很多焦虑。首先是内源性焦虑,包括存在感的焦虑、价值感的焦虑、技能缺乏的焦虑等等,其次是外源性焦虑,包括事务性工作被高度外部局势左右焦虑、财务转型焦虑、现有的知识结构严重脱离实际需要的焦虑、高频重复性的工作将被机器替代的焦虑、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等等。其实焦虑解决不了问题,问题来了坦然应对才是上策。比如,对于应对风险和经营情况下滑风险的焦虑,我们可将其视作一个企业经营过程中跟外界之间互动的一个非常自然的结果,我们不可能永远走在上坡的路上,我们不会什么都是对的,永远都是每一笔都很赚钱。每一笔都赚钱的生意相信应该没有人有做过,企业经营肯定是有赚有赔,有升有降,有顺境有逆境,有的产品盈利有的产品亏损或许是正常且正确的现象,但是最要紧的是怎么能够让失败成本控制在相对较少的范畴。另外一个,重要的核心的事情不能出错。现在企业经营的环境非常不好,特别是税务风控这块,不确定的因素在不断增加,但企业不要指望在零风险下经营,没有这个可能。那么既然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要去追求,把自己搞得很累,然而现实是道理都懂,但很多财务人仍然常常在惶恐中度日,无法对不确定因素不产生焦虑。

以上问题权当反省,与我的小伙伴们共勉!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