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上得中,取中得下。
这句话取自论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我对这话的理解是目标要定的高远,志向要远大,要朝上看,这样最终结果能得其‘中’。反之如果目标定的低,将就就行,那最终很可能一无所得。
这样讲其实也是没错,道理是对的,但是如果用这句话只是为了宽慰自己,我定的高目标,最终得到‘中’,我已经尽力了,这个结果我是接受的。如果从一开始就抱着这个想法的话,目标定的上,心里想的中,那结果就变成了取中得下了。
这句话的真实用处我觉得是为了榨干自己的潜力,一直在过程中为了实现高目标不停地鞭策自己,不能松懈,不能满足于阶段性成果而停滞,真正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考试目标定的及格,那最终成绩最高也就是及格,因为及格了也就松懈了。如果定的目标是满分且为之努力了,能拿到的最终成绩往往是自己的真实极限,最后几分哪怕没拿到也是受限于天赋没法通过努力而拿到的,这个‘中’才是可接受的。这样才是取上得中。
以上是我的反省,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