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基本将之前手里杂七杂八的工作全部交接了出去,一门心思着手于投产和生产团队的建设。复盘半年来的工作,做了不少事、干了很多活,但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对现状不满、对团队不满、对自己不满。
一、团队建设滞后
截止年底,让我最担心的还是PVC管材车间的团队建设,主要原因有:起步快、规模大、产品杂、系统繁、设备老、人员新、标准高、技工少、底子薄。想到明年近30条PVC生产线投产的情景,还是有些惶恐不安。虽然做好了过苦日子、打持久战的准备,但太长的过渡阶段对于公司来讲也无疑是成本的浪费和员工信心的磨灭。
对于车间管理人员和班组骨干人员的招募和培养是今年工作中最大的失败之处,本来寄希望兄弟基地能给予一定的人员支持,能从社会上招聘几名有经验的师傅,但截止年底基本是一无所获。而对于新员工的培养帮带也成效不大,以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为主的团队,培养和成长的速度也是差强人意。对于明年的人员梯队建设,还需结合今年的经验教训,秉持抛弃幻想、从实际出发,着重于新员工的招募和培养,调整人员年龄结构、建立更加有效的培养机制,重在培养措施的落实执行,扎扎实实做好团队建设工作。
二、前瞻性不足
自从8月份投产以来,几乎一直扮演着救火队长的角色,尤其是设备、模具、工具等硬件设施的短缺和遗漏问题,频频发生。甚至造成长时间设备无法正常开机,需要重新采购调拨配套装备的情况。而对于基础工作的落实,自己往往是回想当时新疆基地刚起步的时候,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当时的公司领导又是怎么部署工作的。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的基础工作没能跟得上工作推进的节奏,很多预防性的制度流程和措施没能及时建立和宣贯执行,导致以前踩过的坑又踩了一遍,很多经验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来积累。
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作为基地生产体系的带头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谋划好战略、战术,系统性的规划、指挥“战役”,前瞻性的规避风险,有秩序的降本增效。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伤亡”、最安全的方法来实现我们的目标。这些都是自己需要不断提升的将帅素养,而提升的方法就是多思考、多复盘、多学习、多交流,不走自己已经走过的弯路,少踩别人踩过的坑。
仅此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