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反省
文章来源南京广角     作者吴元意     日期2025-01-02     点击量288

年中的时候,意识到了自己的工作方式缺乏很多前提条件,因此进行了诸多调整。主要反省如下:

1、团队磨合有限,急功近利。出了后经营业务,CEO负首要责任。作为一个新调任的首席(尤其是在上半年),在还没有充分的了解本地市场、深入辨析各团队特点的条件下,自以为是,表面上是“成人之美”,围猎“信息”促成业务。实际上是不负责任,害人害己,俗话说就是“好心办坏事”,万幸的是业务底线还是守住的,均办实了抵押手续。相同的工作方式、相同的激情,对象不同,阶段不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不懂变通,不善变通,僵化地执行自己的所谓的“经验”是行不通的。当然这无所谓孰是孰非,纠结这些也没有用处。重要的是提醒自己时刻保有一颗谦卑之心,因为不可知的事物太多了,其中当然包含着我们对客户的了解。用时间来过滤掉大部分的风险(不可知)因素是目前所知的比较可行的方式,由此就必须从终端客户着手,用时间的纬度、诚实的态度来涵养内心的“未发之中”,一旦有业务机会,进而达到“发而中节”之效。

2、内外“定”的功夫均不足。禅宗主张的“外禅内定”,对外不要被各种欲望所迷,“见相非相”;对内保持内心平静,不为外界纷扰所动。这种绝对境界你我显然是达不到的,但总能借鉴、“悟”上一星半点,以求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多一份定力、多一份“平常心”,只是现实不光要求你“想得开”,更重要的是你还得有“拿得起”的勇气,传统的智慧,能吸取一些指导工作,尤其是调节心理状态是极为必要的。碰到问题,我们必须要“拿得起来”并予以解决,积极面对,而不能消极回避或者找各种理由,真找理由的话只有一个,就是你自身或者团队还有各种缺陷,有待提升,需要进行反省、改正和改进。

3、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妥协。集团定了上市公司营销方向,尤其在江苏市场,必须无条件保持一致性。但在具体的日常市场跑动中,往往因为各类具体的业务将时间不知不觉就“耗”得差不多了,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时间成本。如何保证目标大客户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营销时间,今后要进行“纲举目张”式处理,而不能再沉迷于事上,胡子眉毛一把抓,看似勤奋,实是没有重点。既然普遍70%~80%的业务收入由核心大客户创造,理应将相应的时间花在研究这类客户身上,虽然难度会有,但刚好可以将时间“消磨”掉,何乐而不为?

以上数言,权作反省。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