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古老的谚语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耕田种地必须深入了解田地土壤的特质、四时温差的变化以及四季轮回的规律,唯有如此,方能收获甘甜的果实,否则即便历经三年的精心培育,最终也可能只是开出寥寥花朵,结出酸涩难吃的果子。
回首三年前的配送中心建设历程,那时的我仿若被一股狂热的浪潮席卷,一味地追求速度,大张旗鼓地开展各项工作,满心都是贪大求洋的幻想。我的决策过程中,缺乏对市场深度探究的意识,从未真正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合理比例。我天真而肤浅地以为,只要打造出一座富丽堂皇的展厅,便能自然而然地塑造出高大上的品牌形象;以为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就能提前将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以为带货人员频繁地跑动深入乡村,就会迅速编织起一张遍地开花的分销网络;甚至一味地增加政策力度去引导各个机构盲目地跟从所谓的节奏。在这样的盲目行动中,公司的资源被肆意浪费,机构的实力也被逐渐掏空。
三年后的今天,当我回头审视这段过往,才惊觉当初的种种设想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美梦。当时,完全没有预见到后来工程行业的一蹶不振,百业凋零的景象致使市场需求急剧下滑。再加上多年来专注于工程业务所形成的惯性思维,各个机构对于分销业务几乎一无所知。为了那所谓的开展分销业务,只能采取割肉补疮的方式,在市场中亏本拼杀,最终沦为行业内的笑柄。而对于家装市场的拓展,同样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仅仅从表面出发,认为只要做了门头就能提高品牌辨识度,只要雇佣了水工就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却全然不知,家装市场的拓展需要更为专业、更为严谨、更为系统且事无巨细的规划与执行。
一切的结果,其实在当初决策之时就已悄然注定。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如今,三年时光已逝,当我回首往昔,满心的悔恨却也已于事无补。这深刻的教训告诫我,在未来前行的道路上,不能仅仅低头赶路,更要切记抬头多看天,时刻关注外界环境的变化,以更加审慎、周全的态度去规划,避免重蹈覆辙,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