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间2024年就这么过去了,年初的开工仿佛还历历在目,可惜今年还是没能完成目标,流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反反复复,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候靠配方工艺的微调是没办法做到的,这时候就需要引进一些新实物,例如新原料,新工艺,新设备,但我也知道,这些新东西的引入大概率都没办法解决问题,有时候甚至会将结果弄得更差。担心失败让我无法积极探索新事物,甚至在别人提议时大多时候是持反对意见的,内心更希望在原本基础上修修补补,虽然自己也清楚这种方法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
这导致在一段时间中,试验的结果都差别不大,看上去没什么进步,仿佛是做了无用功,但这其实也是对试验稳定性的尝试,想要批量生产,流延的可重复性也是很重要的,同时,减少变量,对后续的烧结工作发现问题也有一定的益处。
我们对氮化硅陶瓷的理论知识很不足,以前有刘老师他们给我们提供建议,但后续他们参与的少了,或者是他们也不是很清楚的问题我们就抓瞎了。例如冷热循环冲击不合格的问题,这是我们之前指标中没有的,这个项目的不合格的原因,与什么指标有关系,与生产中哪些环节影响较大,后续该如何改善,这些我们几乎都不知道,或者没那么确定,在外部没办法提供给我们理论知识的帮助时,自己去了解就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了,氮化硅陶瓷基板是技术性的产品,靠感觉和瞎蒙并不合适,有充足的理论指导才能让每次进步都具象化,避免出现一个坑多次踩的问题。
今年下半年与外界也有了几次交流,和相关产业的人员交流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解答了自己曾经的疑惑,也给我在实验上提供了思路,虽然这些方案大多都没办法解决问题,但就是那有效果的一两条建议就抵得上自己闭门造车很长一段时间了,这是不同认知的思维碰撞,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反省后就需要有所改正,对于基础知识的吸收以及对外的交流,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以及更大胆的提问交流,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最好是能和已经成功了的同行交流。对于一些变化较大方案还是需要谨慎考虑,现在这个阶段可能更适合优先解决结果端的问题,先做出一批合格的产品出来,也可以提升大家的自信心,等能稳定出合格产品了,再回过头来解决那些与产品性能没有直接证据相关的问题。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尽快解决那些关键性问题,尽早做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