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车车多     作者宗飞千     日期2025-01-07     点击量266

在反省思考之前,先来回顾一下今年在我个人兴趣圈里发生的一件值得铭记的事,就是《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出圈,一度成为全民热点,让一众路人都了解了什么叫“3A游戏”。

8月20日全球同步上线后,在各大游戏平台上销量断层领先,仅在Steam平台上的销量已突破2200万份,收入超过11亿美元。

9月份央视总台给科游主创冯骥做了独家专访,

12月6日,《时代》杂志最新公布的2024年的十大最佳游戏榜单中,《黑神话:悟空》上榜,位列第七。

12月13日,成为首款入围TGA年度最佳的国产游戏,在被称为“游戏界奥斯卡”的全球年度游戏大奖中获得包括年度最佳游戏在内的4项提名,并最终斩获年度“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两个奖项,实现了中国游戏史上“零的突破”,甚至12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对此事作了解读……

凡此种种,可谓既有里子又有面子,在游戏行业内甚至跨赛道行业都激起了巨大风浪。究其成功的原因,我个人分析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主观求变,不短视,有耐心,不急功近利,什么时候能有一款属于我们自己的3A大作?国人对国产3A的期待感已经拉满,创作团队都是有情怀和梦想的人,从2018年项目立项开始,就憋着一口气,秉承共同的理念和信心勇往直前,到发售整整历时六年半,期间的宣发都很低调,除了每年过年发一个拜年片子,每年8月20号发一个进度片,其他时候他们不做宣传造势,旨在告诉大家,我们仍在努力,仍在挑战游戏创作的“变化”。第二点就是,充分利用好新技术,作为一款真正的3A游戏,是离不开工业生产力的支撑的。2000出头的时候,国内游戏厂商既没有方法论,也没有理论指导,然后也没有工业能力,所有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靠东拼西凑或者代理收购来实现,渐渐地急功近利的氪金模式大行其道,游戏公司基本只能依靠手游或网游虚拟物品(如装备、皮肤、道具等)内购以及广告收入来实现盈利,创作氛围缺少,失去了对游戏这个行业本身的探索和研究。但是《黑神话》主动走出了变化的这一步,引入了虚幻引擎这样的新技术,相对于之前的3D技术,已经完成实现了质的飞跃,门槛颇高,包括项目开发的管理方式也在迭代,可以说效率也很惊人,可以说他们其实找到了游戏创作的方法论这个东西,所以才能利用工业化生产,堆出这么好的东西来。

结合上述两点,我们回看物流行业,众所周知今年国内整体消费不旺,包括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货运流量也有所下降。公路运力市场供过于求,价格竞争激烈,导致整车运价比去年平均下跌了14.6%,行业“内卷”持续加剧,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市场预期偏弱。超载、超限问题屡禁不绝,道路事故时有发生,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以说物流行业的困境和游戏行业有些类似,大家明知落地满身土,大部分人却仍任由习惯驱使,进入轨道恶性竞争。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做重复的事情,却希望获得不重复的结果,多少有些异想天开。因此破局之道,首先应该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尝试用新的方法和工具来做同样的事,或许能开辟不一样的局面。

在企业发展的征途中,技术的迭代如同生活中的季节更替,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当企业决定切换至全新系统时,往往会遭遇来自员工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如同人们面对冬季的寒冷时,本能地想要蜷缩在温暖的舒适圈中。就拿业务管理系统来说,原先我们采用的是GS(浪潮)来统计业务订单,这是简单的结果式汇总登记,甚至是补登。从数据的确定性和完整性角度来看,似乎更直接简单,但是殊不知,这在无意间牺牲了过程管理,导致我们始终无法正视自己作为一家物流公司的事实,无法实现运营质量的提升和服务标准可视化衡量,也无法敏感细致地发现成本利润的所在管控点,自然就在刺刀见红的市场上缺乏了竞争力,因此一定要正视TMS系统上线后增加的必要过程管理和节点留痕,或许起初会感觉很不适应,本能地就想回到原来的操作方式,但是如果你能坚持把细致、有序、标准的工作流程做下来,回头再来看沉淀下来的数据,那对公司而言是何其宝贵的财富(数字资产)。

包括无车承运人试点(网络货运)方兴未艾之时,整个生态也是在先驱业内人士相互配合之下慢慢探索、适应、融合而成的,现在已经有了基本的规则和可观的规模,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要免不了要面对宏观政策调整和市场变革,但是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收益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可以不做,但是你不能不会。”“你可以不用,但是你不能没有”,这是我从网络货运平台资源储备统筹过程当中得到的体会。

从人性的角度看,员工对新系统的抵触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改变的抗拒。新系统意味着新的操作流程、新的学习成本,甚至可能意味着工作习惯的重塑。这种不确定性让员工感到不安,他们担心自己无法快速适应,害怕因此失去已有的技能和地位。这种恐惧,与人们在生活中面对新事物时的犹豫和迟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面对一道从未尝试过的菜肴,或是未曾踏足的城市,心中总会涌起一丝犹豫,害怕新体验带来的不适应。然而,正如生活中的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企业新系统的切换同样孕育着成长和机遇,这时候体现的不仅仅是选择(新方法、新思路、新工具)和努力,还有坚持和耐心。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提出“第四消费时代”的概念,其特点是——增量消失、存量博弈,常态化内卷,谨慎消费,品牌祛魅,产品(服务)回归价值,这些典型特征决定了,不管是微观上(个人/企业行为)还是宏观(行业政策动向)上来看,走捷径只能逞一时之快,从长期来看,我们如果还是为了方便而简化基础工作模型,一味地追求低质低价,产品(服务)就没有品质保证,品牌就没有动力创新,最终大家就会在“低水平的价格战”里恶性循环,最终没有赢家。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曾这样说过——“无论是一个产品的制作过程,还是经营一家公司,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有危机感,我们面临的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斗罢艰险又出发’。我们发展的每一步都充满各种风险,但是我们可以战胜它,然后再往下去走,拥有这样的心态甚至比实现目标本身更加重要。”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