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内务管理处     作者吴春娥     日期2025-01-08     点击量275

2024年在紧张而繁忙的进程中逐渐走到终点,这一年是我转型关键的一年,从行政企管到成本控制,业务的转变带来诸多挑战与机遇。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在数据与流程间穿梭,虽有磕绊,但每一次突破都让我更自信,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当然更要关注重视的是中途暴露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犹如一道道屏障,阻碍着我个人的成长以及团队的进步,对此,我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

首先,面对未知领域的工作时,我内心总会被畏难情绪所笼罩。每当接触全新的任务或项目,担忧与恐惧便在心底悄然滋生,甚至在无意识中不断放大这些负面情绪。这种心理使得我在面对挑战时常常裹足不前,错过许多提升和突破的机会。究其根源,便是自身知识储备的欠缺与能力的不足使得自己不自信,而不自信便会心虚,心虚便会逃避解决问题,只想绕过去。我缺乏面对未知的勇气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没有将困难视为成长的阶梯,而是当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例如,在负责米重标准成本调研、管件生产效率对比等课题时,由于涉及未曾接触过的技术和业务模式,我在项目初期就陷入了过度的焦虑,还没有到一线了解过真实的情况便出现了很多担忧。担心自己搞不明白这些业务模式,担心基地一线的同事不好沟通,担心课题项目做出的结果不具备较高的研究意义,以及项目初期还没有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就已习惯性得考虑过多的细节等均让我在接受项目初期就出现了排斥情绪,虽然在领导的解答与同事的帮助下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在解决一些基础的问题,更多的是在自我博弈,自认为创造的价值较少。后期为了逐渐克服这一心理,一方面要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多锻炼,多尝试,减轻自身的心理负担,对于很多新任务,最重要的不是得到完美的答案,而是先去尝试涉足,答案永远在路上。

自制力差和学习主动性不足也是我工作中的显著短板。在如今快速发展的职场环境中,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学习已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然而,我却常常难以自律地投入到学习中,总是依赖于外部的督促和任务压力。在工作之余,我更多地选择了休闲娱乐,而非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导致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知识储备捉襟见肘,解决方案匮乏。不管是对于常规的数据处理分析还是专门的课题项目,由于对相关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缺乏了解,我只能采取传统的、低效的方法,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种学习态度反映出我对自身职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内在动力,没有真正认识到持续学习对于个人和团队的重要性。

在生产条线管理激活以及科室人员协调培养方面,我深感自身方法的匮乏。今年是我接手生产条线的第一年,说实话,从行政企管工作转到精益生产,挑战真的是很大的,我不仅要快速适应,保证能跟上大家的步伐,还要主动积极思考如何管理、激活生产团队,让生产团队转变以往保守死板的思路观念,盘活这些深耕于一线车间宝贵的“资产”,有时真的感觉不胜惶恐,我一个“小嫩瓜”在这帮“老油条”面前不免有些班门弄斧之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谨记领导传达的“改变思维、开放视野”理念,但因个人的能力始终没能摸索出有效激活生产团队的方法。在与科室人员的沟通协作中,我虽然能够发现大家的优势与特色,但很多时候出于系统性思维的考虑,会下意识地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标准的工作方法强加于伙伴们,未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没有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这使得团队整体氛围较为平淡沉闷,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得到显著提升。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后续的过程中继续摸索。

回顾2024年的工作表现,有收获,也有不足,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来克服这些问题,努力培养自己的勇气和信心,主动迎接未知挑战,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我也会深入学习管理知识和沟通技巧,积极探索适合团队的管理模式和人员培养方法,努力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创造力和执行力的团队,为实现工作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