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今年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首一年以来的工作,特别是到了新的岗位后,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同事朋友的帮助下,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但也有许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
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说的是全局观念和细节执行。
从工作伊始,就需要从“大处着眼”,思考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保持对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敏感度,及时发现和评估问题发展的趋势,有助于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找到方向,准备好可能出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细节决定成败,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注重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注重细节的打磨和执行。通过完成日常工作和项目细节,逐渐熟悉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技能,为未来更大的成功打下基础。以报告撰写为例,初稿完成后,需要从头至尾去检查,是否有遗漏项?是否可以很直白、简洁的把结果表达清楚?是否有数据支撑?是否与公司的管规冲突。
在新岗位工作实践中,让我深深的体味到,什么是细致、什么是严谨、什么是水平、什么是专业,对我来说更多的感受是差距,每一件事都有极强的关联性,每一个数据都有准确的来源。严密的工作程序和超快的工作节奏,直接考验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业务知识的积累沉淀,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二、质量管理
不经意间在网上翻阅到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刘源张先生提出的“质量三全、三保理论”:三保理论——用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用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用员工质量保证工作质量;三全理论——全面质量、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都在说明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人的控制和责任心,人是质量管理的主体。
而一个反馈事故的产生,说明事故是突破了多重防范系统所致,单一的失效其实很难造成直接影响,人为因素成了最大可能的缺口。在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而人为造成的不确定性或人的疏忽则容易造成多个防范机制直接失效,诸多的外部质量反馈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需要把人的天然影响降到最低,才可能减少干扰隐患,提升质量管理的稳定性。
质量管理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琐碎繁杂,信息量大,不及时更新就会直接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更需要承担工作职能的人将一件简单的事长久的反复的做。
三、有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协调能够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地传达到位,减少误解和延误,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常有在接受任务时,在没有明确领会领导的意图需要和目的,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急急忙忙或想当然的拿经验去开展工作,结果事与愿违,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更多的时候需要先想一想,整理下思路和完成的办法,与领导沟通达成一致,甚至必要时借助多方力量来高效准确的完成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会继续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完善自己。继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中提高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如既往的为hth官方网页入口的发展添砖加瓦,敬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以上是为反省,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