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了十年农业生产一线工作,学习了太多关于种植技术方面的资料,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技术的提高,而是在稳产增产的基础上,科技与技术带来的农产品安全的问题。
今年在和其他种植户以及农业专家交流生产种植时,他们谈论最多的是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使用什么药,追什么肥。在和朋友讲述我们的产品时,他们关注最多的是价格,而不是品质。这让我不禁陷入沉思,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与消费环境中,似乎大家都在舍本逐末。随着农业的发展,有多少人还记得小时候黄瓜和西红柿的味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肉的真正香味、有多少人会真正关注品质而不是品相。
曾经,我满心期待新技术能成为农业发展的万能钥匙,可现实却给了我沉重一击。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虽短期内保障了产量,却给农产品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看着那些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的数据,我内心充满了愧疚与不安。我开始反思,现在农业在追求高产的过程中,是否忽视了对土地和消费者最基本的责任。
从生产端来看,过度聚焦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反映出我们种植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一种短视的怪圈。只追求作物表面上的茁壮成长与高产,却忽视了这些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对土壤肥力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农产品自身品质的潜在威胁。长此以往,土地将变得贫瘠,农产品的口感、营养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而在消费端,朋友对价格的过度关注而非品质,也凸显出市场教育的缺失。消费者没有充分认识到高品质农产品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或者是由于市场上价格虚高的所谓“高品质”产品鱼龙混杂,导致他们对真正优质农产品的价值产生怀疑。这也反过来促使种植户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品质,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打破这种不良局面,我认为我们农业生产者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自身对绿色、生态种植理念与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积极探索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环保手段的使用,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依赖,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品质。
以上作为我从事农业生产和自身消费感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