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总体来说是忙碌而充实的,我觉得可以用渐入佳境来概括,无论是与科室新成员的逐渐磨合及相互信任、对接的裂变广角运行逐步顺畅、负责的项目组初步有了成果,还是整体大环境有所回升或者说更加明朗,炒股的小荷包终于了一点起色。当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顾虑。
1、职业判断不能成为思维固化。长期评审短期的、个体微观项目,可能会弱化宏观的、长期的思维,尤其是同类经验越多,我越怕反而会被经验禁锢。今年朋友送了我一本巴菲特传,巴菲特早年因看中创始人的能力而溢价协议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委员会认为巴菲特本可以低价收购,却给出了不少的溢价,其中必有暗箱操作。读到这段的时候,我心想这些委员会的年轻律师和我在评判某些业务合理性真像,如果企业没有万分谨慎的做了收益金额最优的选择,我们心里就会警铃大作。正如巴菲特愿意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来维系生意一样,今年集团也一直在强调人的作用,这种单纯的数字计算其实是忽略了人的影响。
2、信息源不广,知识面增加不够多,难突破信息茧房。就像短视频会一直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推荐同类视频一样,我看书或者网页也是一直都看我喜欢或者是现时有用的,知识有增加,但知识面未必有增加。有些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只有在找到真实原因后才能理解。我觉得风控的能力并不在于否决的能力,而是能帮公司挽回了多少损失,因为只要全部否掉就肯定没有风险,但也就没有收益。很多项目的关键在于信息不对称,需要换个思维、换个角度看,才能看到真相,预判风险。
3、运动强度不够。去年学了游泳新技能,趁着今年夏天巩固了学习成果,但去的次数确实不多,尤其是还在泳池里看到了省少年队的小朋友的泳姿后,觉得自己的养生蛙就好像蹒跚学步,提升的空间太大了。其余的运动就基本没怎么开启了,运动量还是太少。
后续,除专业能力和知识的提升外,我还要多走出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多和不同的人交流,提高思想高度,还有就是坚持锻炼,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