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一个人琢磨,觉得自己遇到的问题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能靠自己解决,而实际上我们遇到的问题,绝大部分人都遇到过,绝大部分的人也都解决了,甚至有标准答案,我们只需要去问一下就可以了。集团三处室二中心各职能部门为了避免各位同事遇到类似问题难以解决,将遇到的各种问题分类整理,形成工作手册供大家学习。这种方式提高了各位同事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前预防在同一个问题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在工作中,依然有人在遇到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处理,有时候自己也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当请教一些同事后会发现,原来事情能很快解决。所以身边处处是老师,工作中除了多思多想,也应该多问多沟通。
今年小米SU7汽车发布,看到雷军造车的是因为美国的制裁,美国国防部曾将小米及另外8家企业列为涉军企业名单,对于小米而言犹如地震,如果手机不能做了,小米该何去何从?小米开始重新寻找赛道,早年被雷军投资过的新能源汽车成了一线希望,但汽车是个百年赛道,选择这个赛道是一件极其冒险的商业行为。雷军决定做车,但董事会要求造车的前提是雷军亲自带队,雷军反复的问自己,创业这么苦,是否还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杀入一个全新的行业?他思考了整整一周后才下定决心,他认为如果这件事必须干,如果大家觉得他最合适,他愿意挺身而出。年过半百且事业有成的人依然可以选择重新开始,不禁思考自己有什么理由和借口可以懈怠。中年企业家雷军为了造车,不仅先后试驾了170多辆车,还去考了赛车执照,亲自下场赛车场玩起了高难度的漂移。与此同时,成立了新能源电动车调研组,在十多个城市进行了85场调研,面访200多人,大规模投入电机,自主研发电机自研大压铸,千人团队攻坚智能驾驶,也高度重视测试,小米汽车跑遍三百多个城市,包括地下通道、高速公路、停车场。雷军造车不仅仅是喊口号,在口号的背后,雷军直言在造车的三年里每天都战战兢兢,经历着各色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内心一直有一个向前的声音,就算小米的胜率可能只有万分之一,他也要向死而生,逆天改命。世间的勇气从不止弱者向强者发起挑战这一种,也包括成功的人赌上性命,纵身一跃,万丈悬崖下可能是世外桃源,更可能死无葬身之地。迎接成功的可能是一种勇气,接受失败的可能更是一种勇气。而后面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让人肃然起敬。在一个采访中,雷军说自己不怕任何困难,不管花多少时间一定要完成一件事的决心。
人们常常说种一棵树最好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开始追赶,就已经在赢的路上,也许会成功,也许更大的可能性是失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一定要相信持续战斗,终会迎来的胜利。以此作为自我反省,不要徘徊不要犹豫,有想法就先动起来,付诸行动慢慢修正弥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