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泛舟而行,带走的是流水,荡起的是涟漪,开启的是前程。都说2024是疯狂的白头鹰高空盘旋,憋气的北极熊原地转圈,骄傲的巴伐利亚伐木工取炭省钱,蹦跶的大白条到处拱地求援。可拉回镜头,真正看到的是我们周围严峻的外部大环境,超级内卷的行业舆情。当然这些暂时不必我们去忧虑,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好自己。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每天面对的是订单排产是否完成、人员有无缺勤、设备有无异常、物料是否在线、生产工艺是否稳定等等,从白昼到黑夜,对着产品相看两不厌,思思虑虑,自我感悟有二:
一、生产不是B2C。不是你给我材料(货币),我就可以马上给你商品的,而是集所有辅助而大成的一项终端输出。这中间承载着人的劳动、机器的运转、材料的反应、工艺的控制、现场的流转、品质的监测,所有的一切不是按个大拇指就可以完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生产单元,所以每个人都必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我初到管件车间,第一时间就是去了解每个人的作业内容,参与进去,通过做事去了解一个人,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被欺骗的概率,因为事情是摆在明面的,不存在弄虚作假,也不存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以这样的人际交流是最坦白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渐渐能把印象里的人和他/她的名字对上号,也渐渐知道每个人的基础脾性,间接地也把我“推销”给了她们,让她们知道管件来了一位能倾听,能帮助她们解决一些琐事的副经理,人与人的交往就这么简单。在生产,解决的就是人机料法环测的六大生产要素需求,不需要其他巧舌如簧。
二、既是同事,也是上下级管理关系。对于生产发生的事情,原则问题不能含糊,现场6S要实实在在落实下去,这是关乎生产质量的问题,是管理底线,不能动摇。不能因为这个地方的物品临时堆放就网开一面,殊不知这个“临时”可能坑的就是别人,就是团队。同样的,质量问题也不存在侥幸,标准一旦明确,就严格执行。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在这个“模棱两可”的纠缠中妥协了质量,浪费了时间,耽误了生产,葬送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关怀;“从严治军,坚守底线”这是关切。“只有平时多流汗,才能战时少流血”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部队,同样也适用于生产团队,只有我们打好技术的地基,铺好管理的混凝土,才能屹立稳固的品牌大楼。
二〇二四已经乘着北风呼啸而去,即将消失在我们视野,无限挽留不及驻足相送,既是笑容坦然面对过去的成败,也是握紧拳头勇敢迎向未来的坚定。
二〇二五,期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