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面对每日必须要完成的装卸任务,今年还放宽了报车时间限制,多为临时报车和加车,下午和晚上成了工作的主战场。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需要合理的做好工作和人员安排,总体来说,工作是紧凑的。但反观其它临时及常规性的工作,自身还是少了些这样的工作节奏,迟早都要做的事还是要尽量往前赶,让人催着追着不管对谁都是一件烦心的事。今日事、今日毕,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
今年来,为更好的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随着产成品品种规格增加和内部减员增效的任务,对仓储管理系统性工作也是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形势,新要求,按部就班,不进则退,留下的往往是一地鸡毛。尽管也推动了相关一些工作,如调整和控制了装卸单价和法定节假日的加班以及库位的调整等等,但也难让人看到实质性的改变,离我们想要的结果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跑。
面对外部客户和市场反馈过来的问题,部门管理人员还是承担了较大的责任和压力,但对具体作这件事的人来说倒没有什么大的感觉,雷声大,雨点小,具体责任人问责力度不强,问责是手段,提升一线操作人员的质量认知和质量意识才是关键。相对于外部反馈,内部暴露问题多,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按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和水平,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但现实情况是内部复检反馈主打一个人情世故,这最后一扇门也没关好。
随着各岗位人员的缩编,目前各岗位这些人员配置对出入库高峰期的运转也是一种挑战。再看看部门那些熟悉的面孔,体力岗位人员年龄还是偏大。年纪大的体力跟不上,年纪轻的又难招,招到的又很难留下来,各岗位后备力量还是不足,这种现状也是让人很危机感。人员培训和培养始终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想是这么想的,但也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优胜劣汰,组建有激情、执行力强、能打硬仗的仓储团队,是我们接下来重点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