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
文章来源重庆广角     作者杨果     日期2025-01-16     点击量294

最近在读一本有意思的书—《非暴力沟通》,朋友推荐给我的时候,说这本书给她带来很大的帮助。说实话当时我有点不以为然,因为我自认处事还比较冷静理智,也与人为善,跟“暴力”应该不沾边。阅读之后,才明白作者的非暴力沟通,是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沟通方式,让我们“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也能带着尊重与同理心关注他人”,书还没有读完,只了解一些皮毛,但也对我有所启发,在此分享一二。

在与人沟通中,我们都知道不应对别人妄加评判,作者在书中也是提醒我们,指责、批评、贴标签、比较等等都是评判的形式,比如“他很懒”,“他很粗心,不负责任”,“他不尊重人”等,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悲剧性的,是造成暴力沟通的因素,因为不管你的评判是否正确,引发的是对方的防卫与抗拒。也许,因为你是长辈或是领导或者其他什么因素,对方只能屈服,但“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更不可能怀着善意回应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那么作者建议的表达方式:第一步只说事实,不要加入更多的评判,例如可以说“**在过去20场球赛中未进一球”,而不说“**是名糟糕的足球运动员”。可以说“**的长相对我没有吸引力”,而不说他“长得难看”。总之,以事实说话不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这有利于双方后续的沟通,当然最终你提出的要求也更容易被接受。

书中还建议大家“不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试着把我们生活中的“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因为如果我们是被迫选择做某件事,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失去乐趣,让人心生抗拒,反之,如果我们的行动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即使辛苦,我们也会乐在其中。例如:把我不得不去上班,转化为我选择上班,因为可以获得收入,可以让我和家人的生活更有品质,更幸福;我选择更远的学校,每天开车送孩子上学,因为我想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我选择为家人做饭,因为……当“不得不”变成“我选择”的时候,你的负面情绪马上会下降很多。

我们不只要心怀善意,还要学会“善意沟通”,才能与人真正的友好相处,发自内心的相互支持;在生活中,遵从内心去选择,并将“我不得不做”的想法化为“我选择这么做”,我们将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乐趣。以上是我目前读此书的一点点收获。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