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资本郡府     作者蔡佳琪     日期2025-01-20     点击量290

在物理学家薛定谔的著作《生命是什么》中,他提出:“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生活中产生的正熵,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所以生命以负熵为生。”

熵的这一定义,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我也能在企业与个人身上看到其形象化的体现。

对于企业而言,存在一个“管理熵”的概念,它用于衡量企业内部的无序度与不确定性。高熵状态,往往意味着资源分散、信息流通不畅与决策效率低。

而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减少管理熵,从而提升企业的有序性和整体效率。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制造张力、开放系统。以丰田模式为例,其采用的是PDCA+F循环,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调整)以及Follow(跟进)。通过创造性的张力,企业能够不断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对于企业人员来说,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要把握成长型思维,不设限,摆脱路径依赖,回到零起点去思考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陷入封闭系统。

对于个人来说,要遏制熵增带来的无序,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是做好“隔热板”,对海量信息等势能进行抵抗,从而保护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二是主动输入更多能量来抵抗无序,这包括发掘个人兴趣,提高认知,通过再教育等方式抵达“看见自己、了解自己”,进而自发形成主动性和持续性。

然后是祛魅。这也是个人成长的一部分,可用佛教的哲学概念“不着相”来理解,其核心在于避免执着于事物表面的现象或形式,专注于本质以及内在意义。通过感受,抵抗熵增,自我克制,自我察觉,从观与念,化成行为。当行动和思想统一后,个人意志会引导行为走向创造。创造,是用当下的行为来创造现实,要时刻察觉是否陷入对过去的咀嚼或对未来的幻想中。

唤起本能的感受,积累认知,慢慢撬动思想的壳,在日常感知“念头”,在“念头”前率先行动,一点点把世界涂成彩色。察觉稀缺心态,以利他的心,将收到的善意传递下去。

创造。不是发现有趣,而是创造有趣。方向在哪?要抓大放小,不用过去来决定未来,用当下的行为去创造未来。放弃对未来的幻想,创造现实。思维会欺骗你,但是新闻给不会。

pay it back, pay it forward.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