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将过去,岁末之际,借此反省之机,悟以往,思来日。
1、对角色转变的反省
下半年最大的变化当属角色的变化,因做事得领导认可,承担起管理之责,这是激励,更是全新的挑战。从执行人员变为管理人员,无论是行为逻辑还是评价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磕磕绊绊近半年,年末从结果看,我尚未很好地完成这种转变,反思得失与原因,我认为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视角与思维变更未跟上。过往,我是任务的完成者,更多只需要聚焦于任务本身,每项任务从始至终我全程主导把握,事无巨细,皆了然于心,做好做坏多取决于个人的能力与投入的精力和努力。而现在,我则应该承担起承上启下、统筹安排的职责,我的目光不仅要放在“事”上,还需放在“人”上,我需要更多地去从流程优化、人效提升、团队建设等角度思考如何调动他人来推动团队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局限于我个人目标的达成。很显然,近半年的工作中,我仍会沉浸在执行者的视角里。
(2)在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思想上的懒惰。不注意工作内容的拆解与分配,不思考团队成员的特点与最佳任务匹配,事事想亲力亲为,自以为这样一来可以更熟知细节,二来可以避免给同事“加量不加价”而引发的矛盾,明面上每天都“很忙”,甚至时常要通过加班来完成工作,实际上我的工作时间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上级目标的解读、匹配与传达,工作任务的判断、排序与验收,有效经验的提炼、复制与传递,人力资源的挖掘、应用与提升,其他资源的争取、协调与整合,这些是管理角色中需要关注输出的点。而这些无疑复杂度、困难度都上升了一个等级,甚至不止一个等级,却是角色转变过程中必须要学习、要内化、要适应、要发力的。
转变是困难的,也是痛苦的,因为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的短板,然后不断予以刺激,促其突破,但正如边总所言,作为hth官方网页入口人要想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必须走这条艰难的路,别无选择。
2、对内控工作的反省
从事务模块,我目前的工作主线仍在内控领域。今年输出的专项内容不多,不过和去年相比,明显感觉涉入的深度提升了不少,我开始真正见识到实体生产型企业与虚拟型企业不一样的地方,是很不错的收获。但是同时也更深刻体会到了内控工作的两个现实挑战:
(1)价值隐形不容易被直观感知。内控工作的隐性价值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合规性、效率提升和企业声誉等方面。这些价值往往需要通过长期且持续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才能显现出来,而短期内的经营指标可能并不会反映出内控的贡献,这就陷入一种尴尬:内控想要做好,离不开全员重视并参与,无论检查还是整改,都会占用管理成本,但是内控偏又难以衡量价值收益,在各部门诸事繁杂的现实里,内控难免会沦为“名义上是重要的”。
(2)内控人员容易被视为“挑毛病的人”。内控工作涉及对现有流程、制度、执行方式的审视,可能会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当内控人员提出改进建议时,相关人员可能会感到被质疑或受到威胁,这就进而导致了很多整改较为被动,或仅是一时一题之改变,拉长时间,又会按惯性恢复原状。同时,也会导致内控执行逐步失去价值认同感,久而久之,一应机制从执行到落地,就会陷入“形式主义”中。
对此,我想或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探索突围之道:
① 用好文化工具。加强培训、宣导等形式的应用,将内控隐性价值显性化,多讲常讲,从意识上渗透——内控不仅是“防火墙”,还是“导航仪”,并非只是被动循例,而是对日常工作质量的一种保障。
② 清晰、简化检查流程与工具。识别原则与底线,分清轻重缓急,重新评估及设计检查流程和工具,让相关人员易于掌握及实施。同时跳出现有思维与部门边界,提升全局思维,向系统性改进靠拢,抓关键点,盯住关键措施。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挑战继续,磨砺继续,修行继续,成长继续。
以上为我的反省,请领导同仁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