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周末下午,一个人静静地在办公室坐了很久,久到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不明白人生为何如此匆忙。潦草的青春还未品赏,就从指间仓惶遛走,等回过神来,只剩下了惊慌失措。
2024年是我进入利财的第十个年头。流年似水,似水流年,不觉间两鬓已染清灰,历数近十年的跌宕与平淡,只关乎成长与心态。
10年的成长,是紧随公司的步伐,同时也见证了公司的发展,感恩与感慨同行,从2014年中层会议上坐在角落里听不懂也不敢发言的我,到如今依旧话语少,不善言辞的我,不能运用专业,为领导层提供建设性意见,仅是被动的接受工作完成任务,然后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
一、关于团队
前八年,我与部门人员,八零后同频年代的我们,朝气蓬勃,不惧困难与压力,一路前进。近两年,我与团队,风雨同舟,一起进步,与九零后的她们年龄差十来岁,同被圈在“年轻人”范围内的90后、95后,他们拥有的“年轻”,基于“大同”又存“小异”的随性性格,他们就业更倾向于选择到当地再决定当时的工作,随性背后是对新鲜感和自由度的追求。
二、关于自己
前段时间看见了一组财经数据,讲到这个时代,不缺思维清奇的造物者,不缺愈发向上的新贵,不缺随遇而安的年轻人,但缺少发现改变的洞察者,唯有洞察者才能不断发掘价值新方向。
反省自己,严重缺乏洞察力,特别是近一年的我,却被生活的长鞭驱赶着,心弦紧绷,动作拖拉,极度影响工作的效率。
在工作中,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性格简单直接是我做事情的本能。但不分现实情况与事情的聚焦点,直来直往,也会事与愿违。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凡事要先知先觉,先知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