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下行,增量时代变为存量时代,今年装企业务谈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源于消费者需求的改变,渠道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趋势从原来单一的建材市场经销商、水工渠道逐渐转变为面对装企,连材料、带施工,成品交付。
由于城镇化和年轻一代的消费模式改变,尤其是省会中心城市,装企业务模式已经要占到80%,甚至更高,在装企蓬勃发展之时,我们必须要跟上。现阶段团队内部都有这样的意识,但整个总部内对装企这个生态圈熟悉并熟知的业务人员还是少,各项工作的推进还是比较缓慢。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我们产品/工艺等细节不清楚,无法结合一些装企施工难点,向装企客户说出我们的解决方案;二是撇下配送商/经销商,为了跑装企而跑,具体的业务成交操作无法落地,就只是在装企那里混了个脸熟而已;三是对生态圈不熟导致跑动装企没有话题,对装企的业务接单模式和工长管理模式不清楚,对行业也一知半解。
针对以上问题,在部分有优质配送商的区域,要主动联合配送商业务团队共同跑动装企,每日复盘、每周联合周会总结跟进。这样有几个好处:
一是各项工作开展有支点能落地,比如账期、配送、售后服务;
二是逼迫我们业务员自己修炼内功(不然在经销商面前丢脸);
三是借助优质配送商的市场经验和跑动开发得到培训训练;
四是可以通过配送商倒监督我们团队工作的有效性;
最后,还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熟悉和融入当地市场生态。
通过一段时间的跑动,团队装企跑动工作状态明显不一样,还是很有效果的。当然,针对装企的跑动开发,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地执行、和持续执行,是关键。主管的职责是市场策划/机会判断,然后是组织和推动团队成员对工作的开展,最后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去管理和培养人员,组织推动力最为核心和重要。业务人员的职责首要是对安排的工作有效的执行,之后是在执行过程对问题的反馈。每个层级做好对应的事情,工作点滴向前推进,市场才能做好。
对于省会中心城市的攻坚战,装企渠道我们的业务人员必须是主导,必须站在一线开发,通过装企的进攻开发,掌握配送商资源,配送商站在二线。对于分销批零水工渠道,则经销商必须是站在一线,对分销开发、对水工维护,让他们自主经营(所以要找自卖型的自营大户),我们反而要站在二线,辅之以策划+管理,给思路、给方法,管价格、管渠道、管水工积分兑现的落实。
市场的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没有做不好的市场,只有愿不愿意扎根做市场的“人”。领导也提醒我们,行业在洗牌,对当下行业和社会形势要有清醒的认知,要奋斗从而不被社会淘汰。
以此反省,致自己、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