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黑色商品市场在复杂宏观政策与供需再平衡中剧烈波动,研究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现就本人上半年履职情况做如下深刻反省:
本人延续并强化了2024年确立的“深度服务核心营业部”工作方法。上半年累计走访重点营业部15次,针对其客户结构及风险偏好,定制化输出《钢厂原料库存周期操作指南》《热卷二季度策略演绎》《炉料趋势分析及操作方案》等报告7份。多次协同开发某大型套保客户,现场完成套保方案设计与压力测试,最终协助落地季度套保合约。
然而,反思此模式,“市场永不沉睡,它总是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刻苏醒。”部分服务响应仍显滞后,尤其在价格异动期,未能完全满足营业部对即时策略支援的迫切需求。下一步需建立更敏捷的“总部-营业部”应急响应机制,将被动响应转化为主动预警。
上半年共发布实战策略报告月均3份,涵盖短线交易提示、月度供需推演及产业套利机会挖掘。特别是针对双焦波动率放大,高频推出的“下行趋势及突破做空策略”在3-4月被多家产业客户采纳验证。
然而,正如乔治·索罗斯所言:“重要的不是你判断对错,而是在你正确时能赚取多少,错误时亏损多少。”部分策略(如5月对螺纹钢需求反弹节奏的误判)因过度依赖历史季节性规律,未充分纳入突发政策变量(如专项债投放延迟),导致实效性打折。这深刻警示我们:策略生成需更强化“多因子动态权重”模型应用,尤其提升对政策传导时滞的量化评估能力。
精力过度集中于中短期行情博弈,对“双碳目标下电弧炉产能迁移”“中美关税博弈对抗”等重大课题研究深度不足。上半年的实践再次验证:贴近战场才能锻造有用策略,躬身服务方能创造研究价值。然黑色市场之复杂,恰如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警示:“投资者最大的问题——甚至是最大的敌人——很可能就是自己。”面对认知局限与市场无常,唯有以更谦卑的姿态深化产业洞察、以更犀利的工具武装策略体系、以更前瞻的视野突破研究瓶颈,方能在服务客户与赋能营业部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