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低迷,传统物流行业(公路运输)的“内卷”一直在持续,企业内部业务的艰难。行业内都在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抢占市场份额。我们也是如此,作为运力管理部门,聚力于运力开发与运用,何其重要。回归当前运力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展开本次反省内容。
一、运力整合系统性管理不到位
1、运力资源利用不到位。通过3-4年的运营,公司运力池已有庞大的运力资源,如何用好,逐步进近运力黏性,做到“为我所用”。当下需不断完善对现场作业流程的规范化,服务信息顺畅化的同时,更要设身处地站在三方\司机的角度思考需求,达成一种反向效益的成果,实现公司的效益。作为运力管理团队,应充分利用现有货源给予运力稳定与成本优势,积极创造三方或司机收入,最终达成公司服务上成本上的反向利益。真如新昌三方运力解决下沙的回程运力需求。利用现有运力资源,夯实运力基础,这一块着实做到不深不细不快。
2、市场运力资源适合性判别不到位。运力资源挖掘,引入适用项目运营场景的三方尤为重要,利用三方项目配套提升自有项目运力优势,利用三方整合技术资源推动绿色(能源)创新,通过运力市场化整合,从而达成公司降本增效。适合我们的三方需要明确的流程与标准,严格引进评估、过程评价。回顾上半年引进的三个部分都处于运营艰难的状况,种种问题的出现,暴露出我们引入评价体系不健全,三方物流资源匹配度不高。为此要做到“一项目一评估”的系统要求,同时运力团队自身也要提升评估的能力。下半年需建立和完善引入三方有效的评价体系,吸纳符合内部项目的服务、成本优势的运力资源。
2、所有的运力整合,都离不开对市场的敏锐度,不是一味的距离单价,对区域性、季节性变化把握也是一种能力,团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推进信息管理创新,来细化市场运力与成本的关系,挖掘每一条线路优势。
上述内容基于公路运输运力资源的想法,但作为运力管理团队,不仅在优化现有运力的同时,更不能依赖单一运输方式,开拓多式联运等灵活性运力,更具有未来性。权当反省之一。
二、管理上深度与宽度不足
更顺畅的物流,是要立足于现场运营管理,调车时效、装卸时效、装载量、司机作业流、安全等每一个作业环节都要心系每一位运营人员。每一个作业环节中不仅要体现岗位的职责所在,更要有向相关部门索取协同的勇气与能力,多想如何做?要站在全局观的思维去形成解决方案。上半年来真如广东、福建营业部时效问题的突现,本质上就是现场运营管理延伸能力不足,问题的视角太短,要去挖掘生产环节中的每一环问题,从仓库管理—作业规范与标准—现场标识与指导—订单协同等环节。作为我们管理团队,更要举一反三,不能得过且过的态度,要“去劣化”管理。系统性解决能力需培养与提升是运营管理根本职责所在。这一块工作作为管理者的我,亦要管好自己,又要管好团队,值得反省。
反省作为鞭策,成为自律的镜子,对照好,逐一进步!也要相信我的团队会跟进公司的发展要求,逐步提升。感谢领导与同事们批评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