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快节奏的职场环境里,AI就像一场席卷而来的浪潮,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回顾与AI打交道的这段经历,许多感悟涌上心头。
初次接触AI时,那种新奇感至今难忘。它像一本随身携带的万能百科全书,输入关键词,答案即刻浮现;又如同拥有超能力的助手,无论是设计图片、生成视频,还是创作诗歌、撰写文章,只要简单描述需求,就能快速产出成果。那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求助AI,渐渐形成了依赖。
但随着使用频率增加,问题逐渐暴露。在知识生产方面,AI有时会给出看似合理却漏洞百出的答案,也就是所谓的“幻觉问题”。在知识获取上,虽然AI让信息触手可得,却也把我困在了“信息茧房”里。过去为了解决一个难题,我会翻阅专业书籍、浏览多个网站,反复验证信息。现在却习惯直接问AI,长此以往,思维变得局限,错过了很多优质的信息渠道。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使用方式。现在每次拿到AI的回复,我都会深入探究信息来源和逻辑是否合理。我还会同时使用多个AI工具,对比不同答案,并尝试让AI之间相互校验,以此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身处AI时代,我们不能只做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要成为AI的主导者。不能盲目接受AI给出的结果,而是要学会主动筛选、独立判断,避免陷入思维定式。
苏格拉底曾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这句话放在今天依然适用。在享受AI带来的高效便捷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不断反思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的变革中站稳脚跟,与AI协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