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VC原料采购的破局与重构。
长期以来,相对固定的供应商、既定的谈判策略、惯性的采购周期,固有的流程与模式如同坚固的城墙,成功守护了我们几十年。而在当下上游逐利求存、下游残酷内卷、PVC金融属性和金融工具运用频增;未来几年,电石法与乙烯法的博弈,世界供应量与中国进出口的格局变动;看似稳妥的格局,却也在无形之中束缚了降本增效的可能。上游在变、中间商在变、供需格局在变,都在变。我们也必须变,唯有变革才能存活。
采购认知的升维。传统采购逻辑遵循牛顿力学式的线性思维,将成本控制简化为供应商谈判的“零和博弈”。采购升维不是对旧体系的缝补,而是去打破认知边界,在重构的废墟上建立新的体系。它需要战略家的视野、科学家的严谨、艺术家的创造力,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中,寻找成本优化的最优解。改变传统的“零和博弈”合作模式,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联合研发新材料、优化工艺流程、大物流量价协同、上游原料与下游产成品的捆绑供应与销售等方式,实现供应链协同降本增效。
采购思维的变革。突破固有格局,直面认知茧房的桎梏。多年形成的路径依赖,恰似沉积岩的层理结构,每一层都记录着过往成功的经验,却也构筑起难以穿透的认知壁垒。要敢于挑战“经验主义”。过往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可能成为阻碍创新的枷锁。只有敢于打破舒适区,跳出传统框架,才能发现新的降本空间。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地认为就近采购或某家供应商必定是最优选择。我们要跳出固有认知,要以结果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改进,发现更多潜在优质供应商,拓宽采购渠道。唯有以坚定的决心打破舒适区,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
构建灵活的供应链体系。传统供应链往往强调稳定,却在灵活性上有所欠缺。采用多源采购策略,分散供应风险,在不同供应商间形成良性竞争,促使其主动优化价格与服务。这种灵活的供应链重构,虽在一定程度破坏了与上游工厂的稳定供应格局,但在更多上游开始逐利求存的当下,上游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我们不怕吃不饱,但我们要能吃“苦”,精粮、粗粮都得吃,都能吃。构建核心的战略合作伙伴供方+以价格为导向的多元化可替代原料品牌+良性竞争的贸易商渠道,这样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可能更适合当下的我们。
采购的破局与重构,带来的不仅是成本的降低,更是对企业竞争力的重塑。固守原有格局或许能获得一时安稳,却难以实现长远发展。唯有主动求变、勇于创新,不断打破、重构、再突破,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降本增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