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量剧增的时代,现在回头来看,比资源更关键的是认知先行。市场的变化也让这次反省思考的愈发杂乱和无序,最近跑到市场中,发现除惯性势能较强的和C端强的一线品牌外,有些一线品牌在反复迭代和更换经销商,甚至也出现找不到经销商的状况。
反省现在的工作,创新乏力。自己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关注,但是效果乏善可陈。在跑动中,也发现渠道客情的弱化,客情的价值从正向走向负向。我们现有的分销渠道,链条太长、环节太多、成本太大。当拓展自有品牌、厂商直供时,必然部分市场绕过经销商。即使经济形势变好,也回不到过去。现在的大环境,大商越来越大,小商逐步消失。希望原地踏步,几无可能。
现在的大品牌,都是干掉小品牌后逐步做大的。未来的大商,也是干掉小商后做大的。缩量时代的经销商价值。一定是基于经销商的渠道价值。
坚持就是破局。最近见了很多小企业,都没有很大的车间和人手,其中一家沟通后收益较多。这个工厂主要做配件配套,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个工厂现在的客户比较优质,有那么几个特点:一,客户给做的货都是订造就是市场上没有的;二,接触客户时候经常帮客户解决一些问题,不是动不动就让客户做订制,而是帮客户解决问题途中帮客户找到性价比高的方法,我在现场跑动时发现,这个厂家一直各种调配资源,能帮客户降本就更好了;三,小厂资源什么的都不及大厂,只能靠人脉关系还有靠服务,有时候也在单价上作一些让步,一些比较简单的配件,他们小厂的优势就是管理费用少,成本低,内部也灵活;四,新客户谈成,做不了那么多不要勉强,有些订单超过自己能力,或者量接不下来,就可以考虑给行家朋友做来分摊一下,要学会让利,以后业务滚大了才更好驾驭;五,千万不要成交了什么都拉回厂自己做,自己不专业的给行家做,有可能别人做的成本比自己还低;六,给客户一种你比较重视他的感觉,不管客户那边是主管还是采购,人总有虚荣心,来洽谈的如果觉得你比较重视他的话,这样生意就容易谈成;七,在接触新客户之前先从侧面了解客户的信用度,小厂资金不足,伤不起;八,淘汰一些劣质客户,他提供了一个思路,劣质客户差点拖死这个加工厂,后来一些劣质客户清场后,反而业务好做了;从一个全生产型企业转变成半工半贸企业,整体沟通下来看,暂时来说这条路线走对了。以上是小企业主总结的一些个人认为有意义的内容。
最近一直在面试人员和跟经销商见面。思来想去,什么是合适的人选,其实,“销售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是什么技巧,也不是他讲的各种资源,而是靠谱。”
曾经遇到一个非常麻烦的客户,过程非常复杂,临时要求各种变化计划和更改,好几次要骂人的冲动。中间的供应商通知说不做了,跟了这么久实在舍不得,后来调出检测计划,逐项核对每个环节需要的最短时间,并电话负责人确认后,给出可行的一个方案。客户有一句话讲的很好,让人印象深刻:“你们报价不是那种低的,你们比较好的是,领导觉得你们是唯一能把不确定变成确定的人。”
各种当时忽略的细节,坐在这里整理思路,都需要挖掘出来,重新整理一遍。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存量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更新,增长了很多认知,但是自己少了很多的勇气。
就像我们的反省一样,会改变很多事,时间久了也会改变人,会找到漏洞,会发现问题,会改变人们的心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何尝又不是中国俗语中对于周期波动,兴衰更替的一种阐述呢。找到自己的特色,是我们急需要摸索出来的标签。没有效率,就没有生存空间。经销商要提升效率,对于我们也一样,厂家也要提升效率。没有效率,在硬折扣时代就没有竞争力。现在流行的供应链革命,有人简单理解为“干掉经销商”,其实也“绕过”了厂家销售队伍各区域层级,直接与总部打交道。效率和成本不仅仅来源于干掉经销商,而是从六级层级精简到最少只有一级,在物流配送上最多只有两级。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英雄的出现,必然缺不了时代环境的成就,等待时代的东风,也是一种智慧。
坚持就是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