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技术研究院     作者袁静燕     日期2025-07-09     点击量103

2025年已步入后半程,面对行业环境的低迷,我与团队在提升品相与平衡成本之间不断摸索,过程中既有收获,也反映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关于品相提升与成本

在业务部门不断强调成本控制时,我曾短暂动摇了对品相提升的坚持,这种犹豫反而使团队陷入迷茫。品质与成本并非绝对对立,关键在于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我未能通过数据有效向业务部门证明品相提升对客户满意度(尤其是家装零售渠道)的长期价值,从而稀释整体成本。这一沟通短板亟待补足。

在市场环境严峻之际,坚守品质的底线显得尤为重要。须让大家都认识到,提升品相并非增加成本的负担,而是确保公司能够持续生存并穿越经济周期的关键能力。

二、关于工作时效与跟进

在各基地提升转换的推进过程中,我虽尽力协调,但未能完全做到及时跟踪和闭环管理,导致部分任务进展滞后(线槽包装优化尤为明显)。接下来我会更加注重节点把控,通过更细致的沟通和工具辅助,确保每一步都落实到位。

三、关于审核工作的细致度

风口包装和内袋标签图纸审核中出现疏漏,反映出我在审核监督和团队培训上仍有不足。作为负责人,我应该主动地完善检查机制,增加交叉审核环节,同时定期组织案例分享,帮助团队减少错误。

四、关于流程更新的及时性

随着职能调整,品相提升流程未能同步更新,给团队包括各基地品相对接专员带来了一些困惑。这一点上,我的预见性和反应速度不够,接下来会建立定期复盘机制,确保流程始终贴合实际需求,并清晰传达给每一位同事。

五、关于资源协调与支持

包装BOM审核及包装规范修订的滞后,虽然有客观因素,但我也反思自己在争取资源和优化分工上可以更积极。接下来会提前评估工作量,向上级清晰反馈存在的问题,并为团队争取更合理的支持。

上述问题是我未来需持续改进的关键点。我将以更坚定的态度、更细致的行动,与团队一起迎接挑战,共同推动品相提升与成本优化的双赢局面,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