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25年上半年已经过去。回顾这半年的工作历程,既充实又忙碌,同时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压力。
上半年整体业务笔数较多,但由于多数项目金额较小,整体收益水平偏低。虽然公司提倡“小利乐做”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小到无利”确实给团队带来了不小的焦虑。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只能从做实、做细入手,把每一笔业务当作锻炼队伍的机会,提升执行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非标业务的信息结构复杂,如何快速抓住核心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成为对我们团队的一大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在合规的前提下,大胆尝试新的思路和模式,做到“放得出去、收得回来”,确保业务推进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并重。
上半年出现多起与兄弟部门、兄弟广角之间的业务撞车现象。有的项目我们快人一步成功落地,但也有一些因为谈判方式、营销策略过于拘泥而错失良机,甚至导致客户流失。这些教训值得深思。
作为团队负责人,我深刻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过于禁锢思想,过于求全,反而束缚了团队成员的手脚。这种“求全”的心态,可能让一些本可以尝试的机会被错过。因此,必须端正思想,正确看待竞争,将竞争视为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契机,鼓励团队成员灵活运用公司制度和组合营销工具,提升业务转化率。日常工作中,注重案例复盘与经验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模板。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我始终坚信:我们的团队是成熟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我们持续精进、保持韧性,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收获属于我们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