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像一面擦得太亮的镜子,照出了许多平时不愿直视的问题。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用“市场环境”来解释困境,却很少认真反思自身的问题。那些被拒绝的电话,那些无疾而终的面谈,表面上是客观因素所致,实际上暴露了我长期停留在舒适区的事实。
有时坐在办公桌前,明明知道应该主动联系客户,却迟迟不愿拨出电话。这才意识到,不知何时起,我也陷入了被动等待的工作状态——等待现成的商机,等待市场自行好转。
最值得警醒的是,当年轻同事带着问题来请教时,我能说出一套套理论,却提供不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不知不觉中,我竟成了空有经验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前辈”。
这半年让我明白: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最大的风险不是决策失误,而是思维停滞。那些错过的机会,那些未能深入的客户,都在提醒我:专业能力不是靠资历积累的,而是需要持续更新和提升。
镜中的影像告诉我,是时候停止用“如果当初”来自我安慰,重新找回那个愿意为一个客户反复推敲方案、全力以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