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厦门广角     作者曾晓婷     日期2025-07-10     点击量89

又到了半年度反省时间,回顾上半年工作,在管理上面还是存在诸多的不足,具体反省如下:

首先,在团队管理上,基础质量与工作态度问题突出。合同文本中频繁出现错误,反映出合规质量意识薄弱。这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建立并严格执行有效的工作机制,对重复性错误未能及时严肃处理,导致部分人员对文本准确性认识不足,缺乏严谨习惯。同时,存在工作拖沓、主动性不强、遇困难易搁置甚至逃避推责任的问题。原以为将文本差错率、重复差错率强挂钩绩效考评能解决问题,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导致了出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推卸责任的行为,这令人担忧。

其次,我深陷“不放心”文化的泥潭,管理角色严重错位。由于对出具的合同极度缺乏信心,我也被迫投入大量时间进行逐字逐句的多次复核,甚至深入到条款逻辑与风险判断层面。这种过度干预不仅令我深陷事务性工作无法自拔,更严重剥夺了团队成员承担责任、从错误中学习成长的机会,助长了依赖心理和“有人兜底”的惰性思维。跨部门协作也因此效率低下,对法务工作成果的不信任和重复核实,造成部门间摩擦,反复损害协作基础,并最终导致整体流程冗长。最终陷入了“越不信任->越不放手->团队越得不到锻炼->能力越不足->越不信任”的恶性循环。此外,还存在个别对工作极度不负责任的人员,每当看到其对风险视而不见、对职责敷衍了事时,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还严重影响身边的工作氛围,让科室内部弥漫着“混日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风气,更是让我自己本身陷入无尽的内耗。好在问题自6月开始逐步地解决,所有的事情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再者,培训赋能工作力度不足。虽然在开年期间给大家组织了大量的培训,但是高强度的培训一方面吸收程度较慢,另一方面影响前台的业务跑动,第二季度的多为零散,前台人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操作的熟练度参差不齐,且培训完之后就忘记的现象还是比较明显,需要反复操练。

另外,合规岗位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防御风险的防线,又容易因“阻碍业务”遭人反感。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偶尔还是遇到部分同事'这个影响不大''不用太较真'等不同声音,针对这部分声音要及时解决,明确问题可能导致的风险,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案,因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决一项又一项的问题最终促成业务的落地。

最后,这种内耗的管理方式,也直接影响了我的身心健康。这半年来,肩颈酸软、腰酸背痛、肠胃不畅等亚健康状态明显,虽然嘴巴上总是叫着养生要锻炼,下班后到家却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的状态,不利于身心健康。

此次反省感触颇深,我深刻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迷失了管理者的本位——沉溺于“救火队员”的角色,却荒废了“防火体系建筑师”的职业。这种错位,不仅消耗了自身,抑制了团队,更浪费了公司资源。焦虑情绪的产生、微观管理的困局以及团队问题的积压,皆是管理失职的外在表现。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必须痛定思痛,坚决回归管理者本位,将主要精力聚焦于体系构建、团队赋能和文化塑造,从“救火”转向“防火”,提升效能,不负职责。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