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资本郡府     作者张瑞光     日期2025-07-10     点击量76

今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了,个人做投资每天被各类信息包围,最大的感觉就是时间过的很快,而且很多时间是被动的填满了,努力程度还是有的,但仍然导致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越拖越后面,自己的一些计划得不到执行,一些焦虑急躁由此而生,进而会影响到心态。下半年要增强对自己时间的主动把控性,方法上就是在投资体系上做进一步的取舍,给重要方向上的研究、学习留够时间,80%的收益是20%的个股实现的,如果这方面取舍做的好,反而可以提升收益率,获得更稳定的心态。

这半年有一件重要的事确实基本坚持做了,就是锻炼。上次反省提醒自己要降低体重了,经过这半年的锻炼和饮食控制,目前初步有了一些成效,体重降低了,力量增加了,腰围缩小了,之前已经穿不上去的旧裤子现在拿出来也可以穿了。我目标是只要体检健康就可以,不追求其他,因此下半年继续保持锻炼,如果体重能再降10斤的话后面就无需再降了,保持住就可以,估计那时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只要保持锻炼就行,会更容易坚持。

上半年投资最大的感受是“投资要有给主航道定价的能力”。之前读书看到过基金经理有很多类似的表述,如《在经济变化的主航道上投资》等,我也认同。但实际交易过程中,潜意识里总觉的资金量小没有容量问题,而且船小好掉头,倾向于选择一些关注度相对较小,也有一定的确定性,主观上认为潜在弹性更高的标的。这个方法也是可以的,但会让自己潜意识避开主航道,觉得市场都在关注没有认知差异。实际上,如果个人投资要继续发展,那最终还是要具备主航道的判断和分析能力的,要敢于在大舞台中同场竞技,要具备相关的认知能力。因为主航道上的价值更加持续,容纳的资金规模大的多,这对投资人意味着更大资金的管理能力和更加持续的业绩。只在周边或者边缘寻找小而美的机会,那可能每年都得找新的方向,持续性可能会有困难,而且资金量一大也必然会有问题。因此,要主动去航道,要有给主航道定价的能力和勇气,而不是总喜欢在周边,例如:在消费电子领域,手机是主航道,而其他IoT的东西是周边,如果要投资这个板块就要花足够的精力在手机上。上个世纪的大型机时代,整个华尔街都围着IBM转不是没有道理的,而最近几年的美股,如果资金量较大,要想取得持续的收益恐怕也只能死磕“七巨头”。

上半年也有关键的交易时刻,最重要的一次就是4.7暴跌那一天的交易。我是按之前的策略规划,当天上午就将可转债清空了,腾出的资金基于自己的总体判断计划是第二天开始每下跌一定百分比就加仓一部分仓位,如果跌到极低的估值水位就正好加满仓,后面就坚持等待。可惜第二天就开始反弹,只加了很少的股票仓位,而卖出的可转债也开始上涨,导致原本持仓的可转债的收益也没拿到。回过头看还是主观判断的程度太细了,如同滑雪,判断运动员的位置在山顶,而且一定可以滑下去是主观需要做且可以做到的,但判断一定沿着某个路径滑下去则是妄念了,中间的一阵微风都能改变路径,哪里可能提前判断出来呢。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