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资本郡府     作者汪志宇     日期2025-07-10     点击量85

今年上半年,市场只出现明显的两次跳跃式波动。一是,年初流动性处于阶段性偏紧状态,经济基本面复苏不明显,企业利润普遍不佳,市场担忧业绩暴雷引发类似24年年初恐慌抛盘。二是,特朗普四月初宣布了远超预期的对等关税政策,一时间国内多数企业产品出口到美国几乎被堵死,市场恐慌情绪集中释放,当日跌幅创多年记录。然而,在此前近半年之中多方面积极因素积累下,市场自身免疫力早已今非昔比,主要指数均在不算长的时间中修复了这两段跌幅。

其他大部分时间,几大宽基指数波动幅度越来越低,红利缩圈,题材轮动是主旋律。这种现状对应着目前经济偏弱,流动性在逐步好转,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这么个大背景。市场之前一年多一直在反复演绎,其实本身很好理解。过去通常出现阶段性风险事件来将这种状态打破,而一旦恢复正常秩序后又会回到这一状态。因此,只要未来经济大环境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在操作上还是要适应当下国内市场,我一直欠缺如何去利用好市场波动。

展望下半年,经济处于底部能否出现有力度的复苏还需要观察,中国央行和美联储政策动向来看,内外部市场的流动性大概率还有进一步改善空间。策略上,在适应当下大背景中,对于宏观更敏感板块也应该积极去关注。因为目前经济虽需求不佳但市场早已有预期,且从走访的企业看大多努力在降本增效提升业绩,若是现实有超预期好转更是锦上添花。

上半年,在年报公布完后,本人和同事一起陆续参加了一些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后续也有对关注公司进行调研。实地走访之后,对相关公司的高管,公司业务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不同于报表上较为深刻的体会,期间也常常产生自己对于投资对于人生的思考。

投资者不同于企业家管理者,一个投资者有自身的能力圈、相对自我的风险承受力、资金规划等。尽管个人认为投资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去找寻一家永远不用考虑卖出的公司,但实际上多数投资仅是陪伴公司的一个阶段,是要选好时机退出。即使是巴菲特,他老人家投资的绝大多数公司也是阶段性持有,只是持有时间有长短。一个企业家则必然是和企业一起发展壮大,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

通过调研可以相对更全面立体地了解现实中的公司,目前正试着理解其同二级市场股价表现相关线索。要注意的是,调研中越来越多的“可得性”信息,可能导致非理性判断。提醒自己应该用逻辑框架验证结论,避免被单一或易获得的信息主导判断。

财务报表上一个个数字是公司实际经营结果体现,优秀公司踏实做事的企业家值得我们投资者致敬、学习。“脚踏实地、无怨无悔”道理很简单,但这是厦钨黄董事长对他自己在这家公司度过的整个职业生涯的评价。中曼石油股东会后,一位从武汉专程赶来的投资者,要我帮他跟董事长拍张合影并说道李董事长在这个行业干50多年太不容易了,我在旁边听了感触颇深。

投资是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我们绝大多数行动都是在为挥棒时刻做准备,等待那个在最佳击球区域的球。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