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P8级员工“元安”的万言离职信引发广泛共鸣,马云亦亲自回应:“写得很好。如同人的成长,阿里的发展也有很多必然要走的路和过程,阿里巴巴正处于变化之中。”
细读元安之信,其核心观点可归纳为三层:
一、阿里“变味”:从“少年”到“官僚”?
元安痛陈,昔日充满使命感的“屠龙少年”精神,已被业绩与收入至上的功利氛围所取代。他以三个生动的“今昔对比”佐证:
一是身份认同,过去阿里人自豪佩戴工牌就餐,如今却多有顾忌;
二是社会评价,过去“阿里女婿”是杭州丈母娘的品质保证,如今开口便问“你是P几”;
三是内部氛围,过去员工聚餐畅谈梦想未来,如今开口闭口皆是KPI、资源、薪酬。
二、阿里“变味”之根源:战略迷失、管理积弊与文化异化
元安认为,阿里变味的根源在于经济转型与规模膨胀下的战略迷失、管理沉疴及文化蜕变。
1、战略迷失:进退失据
(1)收购整合不力:外部收购(如饿了么、优酷、Lazada)败多成少(仅高德、UC等少数成功),症结在于短视——依赖资本砸钱换增长,忽视产品深耕与生态融合。
(2)内部创新乏力:除钉钉、夸克及电商衍生业务(阿里云、闲鱼)外,独立创新项目稀缺,错失AI等关键赛道机遇。
(3)方向模糊:“既要又要”的战略摇摆(既固守电商又想多面扩张),导致资源分散、焦点不清。
2、管理积弊:机制失灵与官僚滋生
(1)人才机制异化:迷信外部“空降兵”,稀释内部“阿里味”(价值观认同);僵化的“361考核制”诱发恶性竞争与内耗,合作成本攀升,实干者反遭边缘化。
(2)职级通胀与激励失效:P8职级泛滥,晋升论资排辈;奖惩机制不透明(绩效打分与薪酬挂钩过程黑箱化);期权回购失效,助长员工短期逐利心态。
(3)官僚主义蔓延:中高层存在脱离业务的“草台班子”;决策链条冗长低效(如项目需80页PPT经十层审批);“汇报文化”盛行,执行力低下。
3、文化异化:从使命到功利
(1)“客户第一”沦为空洞口号。
(2)HR体系职能蜕变:从“员工政委”退化为管控工具,未能有效捍卫文化底线与员工权益,价值观认同感丧失。
三、元安的“脱困”建言
1、价值观重塑:真实践行“客户第一、团队合作”考核;清除“老板文化”,重拾“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做有价值的事”的文化内核。
2、组织透明化:统一并公开职级体系;公示绩效评估与晋升流程,杜绝暗箱操作。
3、业务与管理聚焦:果断淘汰冗余业务;弱化数据粉饰,直面产品核心问题;重整HR体系,回归服务员工本质,弱化管控职能。
4、中高层清理与重建:淘汰脱离实际的“草台班子”;重用兼具文化认同与实干能力者。
通读此信,感慨万千。阿里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其成长为互联网巨头的过程,我们既是见证者,亦曾与有荣焉,尤其对杭州人而言。然而,伴随着“收购项目失败”、“小二欺客”等负面频传,其昔日光环确已黯淡。元安此次离职直陈大公司沉疴,其剖析虽深刻,触及的或仍为表层症结,深层病根犹待挖掘。
更值得深思的是,阿里今日之困局,实为中国众多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共性难题。其暴露出的文化建设、战略规划、组织体系问题,对于包括hth官方网页入口在内的机构,亦具有重要的警示与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