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台管控到前台协同的这半年,我在专业认知与业务思维上遇到了新的挑战。这一转变让我深刻意识到过往的财务、合规视角已不足以支撑业务判断,这种撕裂感迫使我重新审视专业能力的边界和价值。
行业认知的深度不足:面对不同行业调查时,常陷入“样样通、样样松”的困境,一是对行业底层逻辑理解浮于表面,在调查制造业客户时,因对行业周期特性理解不充分,导致对其产能利用率及现金流评估出现偏差;二是调查手段单一,过度依赖财务报表,忽视非财务信号,如跨行业投资转型的风险、供应链上下游的稳定性等。针对不同行业的运行规律、经营模式等基础认知亟待加强。
业务思维的转换滞后:作为项目负责人,需重新定义“专业性”——不仅是合规守底,更要在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中实现业务赋能。过往案例表明,因过度聚焦抵押物等硬性指标而忽视企业实际还款意愿的软性信号,导致后续处置被动。又譬如在协助设计业务融资方案时,仍习惯性从风控角度出发,未充分考虑业务拓展的实际需求。以后参与业务谈判前应提前沟通需求痛点,从风险-收益-流动性三项综合考虑开发价值,避免静态风控视角下的价值误判。
综合协调能力待提升:在跨部门协作中,有时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方案调整响应慢等问题。特别是在处理紧急项目时,暴露出流程迟滞。需要优化跨部门协同效能,及时跟踪、反馈重点项目进度,完善流程。
坚定方向,持续精进。以专业赋能业务,既要守住风险底线,更要懂业务语言,这半年来的磕绊,是角色认知升级的必经之路;下半年,保持“空杯心态”深耕行业,以“守拙智慧”锤炼技术,用“利他思维”协同团队,在专业深度与业务敏感度上持续突破。也感谢团队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包容,期待我们在下半年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