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反省
文章来源生生资本     作者李剑     日期2025-07-11     点击量88

2025年前半年,主要有以下三点反省:

一、深度调研:穿透认知迷雾的利器

投资的核心在于做好三件事:认知企业、认知市场、认知自己与人性。其中,认知企业及其所处行业是基石。认知越深入,越能接近真相。唯有基于真相,方能结合市场环境有效识别投资机会。然而,许多所谓的“投资者”(实为“炒股者”),在探索真相的手段上极其有限。

深度调研,始于严谨细致的案头研究,但绝不限于此。平时要勤于思考、勤于跑动。调研的真正难点,并非在于“灯下黑”,而在于“一叶障目”与“浅尝辄止”。克服之道在于:通过尽可能多且真实的内外部、上下游、相关方信息进行交叉验证。

以惠城环保为例。长沙的胡总投资能力也是绝顶,但此次并未参与,并非好友未推荐,而是他仅咨询了一两位(或少数几位)信任的化工专家。相比之下,我们仅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就访谈了近十位,在大多数否定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前行,最终才找到真正懂的专家。新技术在突破前,共识往往只属于少数派。这要求我们具备格物致知、锲而不舍、刨根问底的精神。回溯过往,我们本有机会在二三十元价位就深入研究惠城环保,但可惜当时未能找到“对的人”,或许机缘未到。

在调研过程中,应努力与调研对象建立互信、相互赋能的关系,为未来更深入地交流奠定基础。同时,调研过程也是见识各领域成功者,尤其是投资“大神”的宝贵机会。虚心学习,博采众长,方能不断健全自身能力,补足短板。

二、调研差异与投资体系的共生演进

投资体系的持续迭代与完善,对投资人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调研深度与方式,深刻塑造并反映着个体的投资体系。

再观惠城环保案例:重庆的股神朋友并未进行深度调研,却能重仓持有至今;天津的朋友适度调研;北京的好友甚至未做现场调研。他们共同点在于:都是长期深交、在投资理念上保持高频深度沟通的老友,其投资体系、能力已历经长期验证。他们各有所长:有人对事物具备惊人洞见;有人对时代趋势有超前预见;有人精于理解和判断市场情绪;有人则深谙人性本质。有些人无需频繁实地调研,却能持续捕捉到大牛股,这恰恰是其独特投资体系高效运转的体现。而对绿汀而言,影响更大的是顾神和宁波的朋友。前者强大的人脉关系、对资本市场的深刻认知、给予上市公司多方面的赋能都令人叹为观止,这已经超越了调研和财务投资本身,上升到类似于高领“投资+赋能”的模式;后者抓基本面主要矛盾的能力、独特的选股模式和快速进化,对绿汀的成长有很多正面影响。

结合宁波朋友的快速成长,以及我们绿汀自身的实践,可见调研能力的差异巨大,而每个成功的投资体系都是独特且自洽的。若具备强大的调研与人际交往能力,自当将优势最大化。性格特质或难改变,但调研能力——包括方法论、渠道建设、信息甄别与整合——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与实践获得提升。 人际交往虽有技巧,真诚方为根基。

投资体系最终决定投资决策。格局非一日之功。认知到位,契机来临,功到自然成;认知浅薄,思考浮于表面,则难有实质性突破。

三、自我修行

近几年经历了极大波折。重仓捕获大牛股获利丰厚时,纵然口头强调自省谦虚,内心难免春风得意、自我膨胀;遭遇重大挫折时,则易心灰意冷、信心受挫,心态趋于保守,即使面对重大机遇也缺乏重拳出击的魄力。人性弱点,概莫能外。如何在市场的极端情绪与个人财富的巨大波动中保持清醒、客观与行动力,是投资人终身的修行。

潜龙勿用,君子藏器。学习竹子的生长那般把根基认真打好,方可厚积薄发。

加油!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