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像是一场充满挑战与顿悟的修行。这半年来不仅要统筹全局、协调资源、规划方向,还要跑动客户,建立不同的上层资源圈,角色的转变带来的不仅是责任的加重,更是思维与能力的全方位考验。回顾这段历程,既有突破困境的欣喜,也有诸多不足带来的反思,这些经历如同阶梯,让我在管理之路上蹒跚却坚定地前行。
初接手管理工作时,我最大的误区是将“管理”等同于“做好业务”。总忍不住亲自下场处理具体事务,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质量。但渐渐地,我发现这种方式不仅让自己疲于奔命,团队成员也因缺乏锻炼机会而成长缓慢,甚至产生依赖心理。后来,我意识到管理者的核心职责是搭建框架、激发团队潜能,而不是成为团队的“超级替补”。经过调整,我开始重新规划,根据成员的优势分配任务,定期组织复盘讨论。当看到团队成员独立完成复杂项目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管理的价值在于成就他人。
团队建设是我这半年投入精力最多的地方。起初,我急于做成业务,证明自己,证明团队,所以在管理风格过于强硬,导致团队氛围紧张,沟通效率低下。有时候能感觉到下达的任务都在被动执行,且效率不高。这让我明白,管理不是单方面的命令,而是双向的信任与协作。随后,我尝试转变管理风格:定期与成员进行一对一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及时解决;通过定期聚餐,集中跑动,增进成员间的默契;在决策前充分征求大家意见,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目标制定中。慢慢地,团队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思考”,从而使全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管理之路漫漫,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反思都是蜕变的开始。我愿以归零的心态,与团队共同成长,创造更多价值。
以上文字,权当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