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各种消息,政策吹风说维稳房地产,建材行业到了触底反弹时候了,又给了行业人希望,准备打翻身仗,大干一场,半年下来,彻底老实了。行情明显比去年要下滑得多。
行业下行,大家都赚不到钱,这时候,规则在很多人那里已经不存在,没有底线,窜货,低价抢市场。
1、渠道市场全面受到苏州窜货影响,分销渠道想良好运营做不到了。
2、家装公司要比价格比垫资,面临很大的跑路风险。
3、工程卷的厉害,比谁便宜,比谁能垫资。
反省之前的问题,比较激进,为了追求快速发展,盘子搞得太大,人员最多36人,6辆配送车,成本高,如果行情一直向好,还算可以发展,但行情急转直下,就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并且人员多了,来不及培养,并且不能保证招来的人都是合适的值得培养的人,最终在人员上损失较大。
现在需要调整的是:
1、降本增效,减少人员,不合适的全部淘汰掉。
2、减少分销车辆,减少无意义的价格战内耗。
3、砍业务线,家装如果不花钱,靠经销商不可能搞得起来,就算自营也是耗费人力物力,减少分销人员和跑动时间,不能产生效益的板块减少投入,集中所有精力做一个版块。
4、降库存金额,降库存品类。
5、重点对应收账款进行回笼,严格把控项目垫资额度,并尽可能降低借款减少资金成本。
6、亲自跑动业务,亲自带值得培养的人员,项目谈好了交给他服务来锻炼新人。
用这样的调整,尽最大可能止损,争取今年运营能不亏,希望能更长时间的活下来,把别人熬死,待行业回暖,去获取下一波的市场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