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浪潮中,焦虑似乎成了人们生活的 “常客”。无论是堆积如山的工作任务,还是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都可能化作无形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每次上报业务,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在业务没批之前一直让人神经紧绷;生活中的琐事、对未来的恐慌,同样令人辗转难眠。
偶然间听过一个心理医生解释过焦虑的来源,她说:我们面临压力时,身体会进入 “战斗或逃跑” 的应激状态,肾上腺素等激素大量分泌,让我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大脑也会不断设想各种糟糕的结果,陷入过度担忧的漩涡。这种状态如果长期持续,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
所以焦虑的根源在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慌和对现实生活的过度苛责。这种焦虑直接或间接地能把每个人整崩溃。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要让生活更有意义,偶尔抽空出去见见外边的世界,旅旅游,尝尝美食,欣赏一场绚丽的晚霞,或者聆听鸟语虫鸣,见一面很久未见的老朋友,都是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对抗焦虑带来的消极情绪。
去年由于各种原因,运动锻炼的频次减少了很多,很明显去年到今年年初焦虑的次数也更多了,无论是跑步、瑜伽还是游泳,都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这种 “快乐激素” 可以有效缓解紧张和焦虑,让身心得到放松。锻炼结束后睡眠饮食都有所改善。睡眠不足更容易陷入焦虑情绪,就跟老人说的:夜长梦多是一个道理。
本来现在这个社会中,不管男女老幼,都存在这种问题,年轻的为将来焦虑,年长的为健康焦虑,中年人为了生活而焦虑。社会在飞速发展,每个人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个到处是牛马的年代,有草吃也是一种幸福吧。所以最重要的应该是调整心态,知足常乐!也祝愿我们每个人都:寸肠不结,双眉长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