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审。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经营风险要识别、分析和规避风险。总纲、指引乃至通知及学习手册已为如何识别、分析风险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如何有效快速反应,在有限的时间中、在繁杂的信息中迅速抓准企业特点、关键点及有效施压点,提出切实有效的意见,是值得反复思考的。
过去几年间持续的业务评审,不同广角不同类型的业务风格,已让我从一开始的按图索骥的简单评审风格,逐步发展为综合集团政策导向、行业周期、区域经济、企业特质、团队能力等多维度的动态评估。但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化市场洞察力,持续通过行业研究、历史复盘提升趋势预判能力,并利用好每一次出差机会,借助实地调研增强敏锐度与感知力,提升对人性、利益博弈角度的把握,快速反应业务背后各方利益诉求,锻炼对风险本质的把握能力。
关于科室工作。今年以来担任了科室负责人,在业务审批外,也在思考如何做好科室工作,带教好新人。年初,对接广角变化、业务集中上报,新人刚刚调动至本岗位,从头带教,各类事项集中,导致效率与心态有些失衡。后续反思,并建立周计划机制,按紧急-重要矩阵统筹工作,前置沟通预判业务量,其他工作穿插进行。情绪管理采用“问题具象化”策略,将焦虑转化为具体行动项,一旦发觉心态变化,立刻转移注意力至具体事情执行上,及时调和。目前实践下来总体效果不错,后续继续执行改进。
而带教新人,需多沟通,注重个性化引导,保持包容心。有奖有罚,鼓励与批评缺一不可。在此过程中,我自己也重新系统地梳理了各方面的技能。整体通过“系统知识输出+即时反馈”实现双向成长。
关于生活。近期完成了装修一事,深刻感受到装修工程是微观项目管理实践。统筹规划,明确需求,核定预算,定制方案。列明清单,市场比价,后续执行,计划落地。各类事项琐碎繁杂,遭遇不少突发事件,打乱计划安排。在此过程中反思收获如下:一是提升了预案思维,预留20%预算与时间应对突发问题。二是人际交往,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诚信者合作共赢,对欺软怕硬耍小聪明之人,适当强势更加适宜。
关于自我提升。年初计划,本年度继续提升学习,有意向考取部分专业证书。虽上周通过了银行从业考核,但整体学习进度未达心理预期。皆因我时常三心二意,一打开专业书籍,窗外平时觉得吵闹的鸟鸣都显得有吸引力了。对此反省,本质乃是目标驱动力不足。后续拟采用番茄工作法强化深度学习(每日固定专注时段)、量化进度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