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工作在忙碌中推进,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因自身不足带来的遗憾。个人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一定提升,对业务的理解也更深入,处理问题的经验也更丰富,但这些成长却未能完全转化为工作成效的提升,追根究底,还是自身在规划与执行上存在明显短板。
时间分配的失衡是上半年工作的突出问题。随着工作量的增加,我陷入了 “被任务推着走”的被动状态,缺乏对时间的系统性管理。日常事务的繁杂让我忽略了对工作的优先级排序,常常是紧急的事情优先处理,而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却一再拖延。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直接导致了客户维护工作的滞后 —— 许多需要定期联系的客户被搁置,之前约好的拜访也屡屡因临时事务取消,长期下来,客户关系逐渐疏远,开发大客户的目标更是远远落后于计划,这不仅影响了个人业绩的提高,也给团队的整体业务布局带来潜在损失。
前瞻性规划的缺失加剧了工作的混乱。在年初,我虽对全年目标有大致设想,却没有将其拆解为具体的阶段性计划,更没有针对可能出现的变动制定备选方案,当工作强度突然加大时,便手足无措,只能被动应对。比如在团队协作中,由于未能提前规划个人角色与团队成员分工边界,常常在兼顾团队事务时打乱自身工作节奏,反之亦然,最终陷入“两边都想抓,两边都不精”的困境。
细究之下,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对工作方向的认知不够清晰,兼顾团队发展与自身成长并非对立关系,关键在于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并制定科学的推进步骤。接下来,我需要重新梳理工作框架:一方面,明确团队目标与个人职责的重叠区域,将个人成长带入团队发展中,比如在协助团队拓展业务时,同步积累大客户资源;另一方面,建立时间管理体系,用“四象限法”区分任务优先级,每天预留固定时间用于客户维护与目标推进,避免被紧急事务过度占用精力。
此次反省让我深刻认识到:忙碌不等于高效,成长更需要规划。下半年,我将以“目标倒推计划”的方式重新出发,把大客户开发、客户关系维护等核心目标拆解为每周、每日的具体任务,用严格的执行与复盘,弥补上半年的不足,实现团队与个人的协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