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直辖总部     作者刘文涛     日期2025-07-22     点击量54

时间如白驹过隙,2025年已悄然过半。回首过往半年,如履薄冰,瞻前顾后,日子也过得捉襟见肘。借此年中之际,特进行此次半年工作复盘与反省,现将主要问题、成因及改进方向汇报如下:

1.  市场容量萎缩,应对乏力:  

上半年表现较明显的是区域内新建项目显著减少了,存量项目竞争白热化,传统经销商销量也普遍下滑。应对低迷的市场态势以及白热化的竞争,还是未能及时调整主攻方向与销售策略,导致销量增长停滞甚至倒退。  

原因还是在于过度依赖过往经验与老客户、老经销商,未能有效开拓新兴领域,如农林牧渔业市场开拓不足,对房建市政的政策导向研究不够透,错失潜在机遇。

2.  销售策略缺乏创新,千篇一律:  

市场销售仍以“关系+低价”为主要竞争手段,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特色,未能有效利用大数据新应用挖掘新客户新项目;膜拜客户、关系维护方式高度同质化,未能针对不同客户类型、不同项目阶段(立项、设计、采购)提供差异化价值和服务;创新思维欠缺,未能策划有吸引力的营销活动或合作模式。

3.  内部管理松散,执行力弱:  

客户管理:对潜在客户转化率低,对重点客户动态掌握不足,关系维护不及时。  

团队管理:对团队成员过程监督不严,工作计划和汇报流于形式,未能有较好的业绩产生;团队协同效率不高,内部信息共享不够通畅。  

制度执行打折:对制定的管理制度如:业绩考核、销售流程、报价审批、合同管理等规定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导致管理存在漏洞和隐患。

4.  资金风险意识不强,回款把控失当:  

对现金流风险、坏账风险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为达成短期销售指标或维系客户关系,对客户资信状况、项目回款能力评估不足,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范围,如账期延长,导致部分订单发货后回款遥遥无期。

对逾期应收账款催收手段力度不足,缺乏有效施压策略和法律准备,特别是因前期项目管理不严,导致通过法律途径追款缺乏有力的法律诉讼依据,追款难度增大。

各个环节隐患的逐一叠加,最终导致应收账款持续高企,现金流紧张,直接影响了仓库正常备货与发货,发货“捉襟见肘”,陷入“有单不敢接、有货发不出”的恶性循环,极大制约业务发票。  

二、 下半年改进计划

1.  拓展市场,突破思维,争取增量:  

深入研究管理区域的发展规划、政策风口,锁定老旧改造、厂房、自建房等市场,寻求传统行业以外的市场,如光伏、渔业、农业等领域市场;主动拜访家装装修行业协会,拓宽圈子,获取项目信息前移;利用好信息化工具、大数据平台,加强对RCC 工程信息平台的利用开发学习,提升业务效率和成功率。

2.  严抓管理,夯实基础:  

客户/项目管理: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项目进行分阶段管理与动态更新,确保客户项目信息完整及时。  

团队人员管理:对人员岗位进行调整,定期拉练评估,及时调整岗位,专人专用,进行内部人员优化;落实岗位责任制和销量目标考核,对长期未能落实和未能配合的人员进行清退。

流程规范管理:严格规范销售发货流程、合同签约流程、客户信用管理,避免管理漏洞和隐患存在。

3.  收紧资金,保障现金流

严控发货闸门: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摸底,对超出授信额度或付款逾期的客户和订单,不予发货。  

强力清收逾期: 建立台账,责任到人,设定明确回款时间表;多手段(电话、律师函、上门)强力催收;对恶意拖欠客户,及时通过法律程序维权追款。  

优化订单结构:优先保障回款快、能现金结款、信用好的优质客户和项目需求,主动放弃高风险低效益订单。  

上半年的困境深刻警醒我,管理无小事,资金是生命线。我将以此次反省为转折点,摒弃传统思维和做法,以更创新的精神、更严格的管理、更审慎的风险意识投入下半年工作,全力以赴扭转局面,保障资金安全,力争完成目标。

下半年的目标是:让管子流起来,让钱转起来,让团队狼起来!我相信,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攻坚克难,迎接更好的明天!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