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5年已过半,静下心来回顾反思这半年的工作开展得与失,在成本节约方面完成了部门年度目标的70%,在质量管控方面工作开展值得反思,通过梳理分析,上半年的质量反馈基本上都是在流程细节管控未能及时制定相关的措施,导致失控。具体以下反省:
一、“经验主义”的陷阱
4月底的某起质量反馈,直接导火索是焊接工序的“经验操作”。老员工和我说:一直都这么干的,可这次不知为啥会有虚焊、焊接错位。经过流程的梳理以及各个环节的验证,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焊接前的质量检查、焊接的时间、压力如何控、焊接的产品如何复查等等相关流程都有缺失,凭借焊制经验做事,肯定会出现质量失控,出现质量问题反馈,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这件事我意识到:对“标准”的重要性,虽然经验是财富,但经验主义是毒药。只有建立各个环节的标准操作,对标做事,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二、管理者的责任
前一段时间晚上深入现场巡检,看着多名员工包装管件的背影,我突然想起在H牌刚入职时师傅说的话:“生产管理,管的是物,理的是心。”以前我总想着“管得更严”“抓得更紧”,现在才明白:真正的管理,是唤醒每个人的责任心让老员工愿意分享经验,让新员工主动学习标准,让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成为“质量守护者”。
这场反省,让我撕下了“经验管理者”的标签,重新找回了一个“责任者”的初心。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会带着这份清醒,和团队一起,在“严谨”中成长,在“改进”中前行。毕竟,我们生产的不仅是管件,更是客户对企业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