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年,公司面临销量下滑、产量下降等多重挑战,内部管理也随之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自身存在诸多不足,作以下反省。
面对市场的巨大压力,公司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助销及强化成本控制等方式,全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而作为设备管理部门,在用能管理、技术创新上,未能为公司成本降低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
虽然我们年初组建了能耗管理小组,但在研究和改善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不足,推进的未到预期,特别在混料破碎车间的峰平谷用电管理,迟迟未能达到效果,6月份重点落实推进,效果显著。究其原因,对于危机感不够,同时,在能耗小组的工作安排上,目标设定不够清晰,缺乏对于课题的研究持久性,检查的规范性,使得整个小组的工作缺乏方向和动力。
为了弥补不足,做以下改进:一是加强自身学习,深入学习用能管理的书籍和资料,并借鉴其他用能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二是明确小组的工作目标,建立长短期研究课题和达成目标,分阶段完成,从而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部门管理工作方面,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存在的不足。对于“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做事有标准,管事有结果” 这一管理准则,本应是管理工作中的基本遵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却未能将其充分落实到位。在工作标准方面,要求不够明确和完善,导致在执行任务时缺乏清晰的指导,工作完成的结果也不够理想。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推进速度缓慢,仅在资产管理和五金管理制定了相关规范,而对于设备管理,却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的制度建设。使得设备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规范,极大地影响了设备管理工作。
更多工作要求过度依赖“口”,缺乏正式的文件和记录。这种信息传递方式不仅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准确和不及时,也不利于工作的跟踪和检查。对此,我深感自责,下半年我将重点做好标准和制度的建设。制定更加明确、完善的工作标准,加快制度的梳理,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复盘这半年,工作中的短板、生活里的无奈,皆是成长的勋章。未来,我定当在工作中深耕细作,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严谨的态度弥补过往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