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2025年已过半,回顾这半年的工作与生活,反省如下:
一、关于细节。
6月份初接到通知,化建内务审计处6位工作人员来司工作需入住宿舍事项,虽事前将自己能考虑到的生活物品配备齐全,但实际入住后还是出现了垃圾袋只有套在垃圾桶的里那一个,没准备入住时间长需更换的备品;虽然每个房间都放好了热水卡,但未逐一检查其水卡的余量,致有一房间入住后发现因水卡问题致没热水;夏天房内有蚊子,说明我们没提前做好消杀工作及备好相应的驱蚊物品。事后复盘,确实不应该,后勤服务不能是简单的“打杂”,而要有精心的规划,细心的准备。宿舍虽不抵酒店的硬件,但应做到更懂客人。客人入住的舒心感,应来自一个不用开口就被满足的细节。之后将宿舍入住事项形成问题清单,举一反三。
二、关于食堂
食堂管理科上半年组织了两次季度检查,两次检查结果的差异,源于检查方式的改变,二季度突击检查暴露出的问题是员工日常操作习惯标准化不够及过程监督责任未履行到位的直观反映。食堂卫生的本质是对生命的敬畏,一勺干净的热汤,明亮的角落,比标语、口号更能传递“以人为本”的温度;洗碗机顶的灰尘,折射出了管理人员对“看不见之处”的态度,甚是惭愧。这次突击检查如同一次体检,暴露的“病症”需要系统治疗,卫生标准转化为每日的执行习惯,过程监督,持续改进,唯有绷紧卫生安全这根弦,食堂才能真正通过“不打招呼”的考验。
三、关于时间管理
上半年里有幸赶上有次任务紧,多项工作同时进行的处理机会,源于自身没有做好合理的时间规划,致过程中感到手足无措、忙乱交加、影响效率,降低结果,收获了不爽的情绪。为寻求破解之道,有意识查看相关书籍和手机推送的短文,指出时间规划的重要性,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学习、效仿、摸索适合自己的工作提效方式,训练自己培养“提前规划”的习惯,记录完成待办事项清单,明确处置时序;消除多线程干扰,提升自己单位时间产出的密度;建立自己个人“节奏库”,记录高效时间段,优先处理重要工作;依托时间管理工具,实现动态跟踪。通过刻意练习提升自己时间管理能力及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