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两个车间总体生产任务基本完成,但在管理投入及分配、问题解决、效率提升及成本控制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现将2025年上半年工作做以下回顾、反思。
一、模具车间
模具车间作为相对成熟的车间,生产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团队协作顺畅,技术基础扎实,主要得益于前期的良好基础和稳定的骨干队伍,日常工作管理基本能够按计划正常进行,但对现有骨干的潜力挖掘,后备人才培养关注不足,可能影响其长期发展的动力。
二、覆膜车间
覆膜车间作为去年新成立的车间,具体工作开展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技术基础薄弱、熟练工比例低、疑难问题频发、废料率居高不下等,对于废料产生的根源分析不够细致,是材料问题、设备精度、操作失误还是工艺设置等,也未能建立有效的废料监控,分析和快速响应机制,这些问题导致车间消耗了大量的管理精力。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在覆膜车间,但对于系统性、根源性问题的解决深度不够,推进缓慢,疑难问题攻关不彻底,面对反复出现的疑难问题,虽然组织了分析,但解决方案往往“治标不治本”。
精力分配严重失衡,由于覆膜车间问题集中、个人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该车间的“救火”工作中,包括现场问题处理、技术攻关、人员协调、质量问题分析等。相比之下,对模具车间的关注主要停留在日常人员管理和关键问题把控,精细化管理明显不足。
三、总结
过去半年在覆膜车间投入的精力是客观现实所需,但也暴露出本人在全局统筹、系统性思维、团队技能培养方面的短板;未能给予模具车间应有的关注,是管理上的失职;对覆膜车间问题的解决停留在表面,是能力和方法上的不足。往后确保模具车间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寻求效率提升和持续改善,避免管理缺位。
作为两个车间的负责人,未能有效统筹全局,对模具车间的“惯性运行”状态产生了麻痹思想。虽然其运行平稳,但这种“关注不足”可能导致潜在问题被掩盖、效率提升空间未被挖掘、团队士气或创新活力受到影响。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务实、系统、均衡的管理方式,带领两个车间迎接下半年的挑战,努力交出更好的答卷。
以上是我的反省,请领导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