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转瞬即逝,相较于前几年,这段时间因内外环境的变动而更显匆忙。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集团领导亦在调整战略布局,种种变化让我在工作中深切感受到市场带来的紧迫压力。值此年中之际,借本次反省之机梳理思绪,如同长途跋涉中短暂驻足,为下一段的前进打好基础。
一、紧跟公司发展目标,动态调整工作重心
上半年,四川基地在各项生产指标上较去年实现显著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近一个多月来,集团对我们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对我们生产基地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及时转变思路,打破以往的惯性思维。以往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完成考核指标,争取化建业条线排名上。而如今更多的精力要放在市场开拓和经济效益上,整个基地一盘棋,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市场服务,为四川基地创造利润服务。争取好的业务指标是实现公司利润目标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获取实实在在的经营成果。
二、强化团队协作,减少沟通障碍
当前,各基地均在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在当前“生产服务于营销”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内部更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着力消除流程衔接中的阻碍,杜绝内耗。每个部门的小目标都服务于公司的大目标,通过流程顺畅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构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突破舒适圈,主动迎接挑战
人面对未知的事物总会有一定恐惧。生活如此,工作也如此。但突破往往源于对未知的挑战:要么是绝境中的被迫反击,或是对更高成就的主动追求。对我们而言,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现状,业务上的持续突破和创新是必然的选择。我们必须主动跳出舒适圈,直面未来的不确定性,不要因畏惧承担责任而畏首畏尾,丧失突破自我、超越目标的机会。“躺平”如同慢性毒药,只会让人在消沉中逐渐失去竞争力。
四、敬畏规则而不困于规则
公司的发展过程,也是制度完善与流程优化的过程。敬畏规则、遵守制度是企业健康运行的核心,但更应理解:规则与制度是服务于经营目标的工具,而非束缚手脚的枷锁。
现实中,有些以“遵守规则”“按流程办事”为由的行为,实则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我们应该认识到:怕承担责任,就永远没机会突破;总想着稳妥,就只能原地踏步。我们要做业务的推动者,而不是流程的“守门人”。
以上反省,算是对自己前期一些想法的小结。正如“一个人的成长,源于认知,始于行动”。希望往后的日子里,能将所想付诸实践。期待明年这个时候,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