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质量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深刻反思自身不足,从日常工作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一、管理意识薄弱
对质量管理认识不足,过于侧重日常检查,而忽视质量体系建设。在跨部门协作时,未充分发挥好协调作用,导致部分环节质量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影响整体质量管控效果。缺乏强烈的质量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对质量问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工作中未能始终保持严谨、负责的态度。
二、流程执行疏漏
在质量标准执行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存在执行不到位现象。部分关键质量控制点检查流于形式,未能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进行细致检验,导致一些潜在质量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同时对潜在质量风险的敏感度不够,依赖“事后救火”,而忽视了通过数据统计、过程分析等提前识别风险(如原材料波动、设备模具等可能带来的质量隐患)。例如,今年上半年50乐业缩径问题反馈,因敏感度不够未能及时识别风险,导致相同缩径问题多处反馈。
三、质量管控方面
多数外部反馈都是低级质量问题漏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对质量标准要求不明确、工作责任心不强,这表明在基础质量培训的力度不够,日常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宣贯、督导不够,工作做得不细致、不踏实,对培训效果跟踪缺乏,对质检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督查较少,认为说过了,培训过了,宣贯过了,下面的工作就应该做好,但追踪、督导不力,员工容易松懈,就会有接连的低级质量问题发生。
以上三点是为反省,请领导同事批评指正。